黨中央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緊密結合縣域實際,從四個方面著力推進鄉村振興。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動力。推動產業興旺,必須首先解決誰來發展產業的問題。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必須著眼于重塑城鄉關系,鼓勵引導城鎮居民、在外人士、企業家等愿意上山下鄉的人員扎根農村、情系農業、心系農民,培育成為農業企業、農民經紀人、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更多的人才、技術、資金等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匯聚。全面摸清農村資源稟賦、土地撂荒、空閑農房、外出人員等情況,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信息、閑置農房信息、產業項目信息等綜合服務平臺,架起城鄉之間要素流動、信息交融的橋梁。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堅持走出去、請回來相結合,大打“鄉情牌”“鄉愁牌”,著力引進一批有實力、有抱負、有情懷、有責任的市民、能人、企業到鄉村投資興業。
提升農業產業發展水平增實力。推動產業興旺,還須明確發展什么農業產業。要緊密聯系實際,認真做好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方向,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切實把產品做優、把規模做大、把品牌做響。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進一步擴大土地經營規模、提高規模效益。深入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蓬勃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更加有力地帶動農民增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觀光農業、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等新業態,讓好山好水轉化為農民的聚寶盆。
堅持綠色農業發展方向增內力。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始終以綠色生態為底色,嚴格執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嚴把項目準入關,堅決不引不上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項目,切實讓綠水青山、生態環保成為鄉村農業發展最鮮明的標志。始終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加大環境監測和環境執法力度,切實以嚴格的監管、剛性的制度守護好綠水青山,傾力打造幸福美麗新家園。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農村用地管理,嚴禁隨意改變土地用途,堅決防止侵害農村集體產權、侵犯農民利益。積極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在用好用活農民宅基地和閑置農房資源的同時,旗幟鮮明地嚴禁下鄉人員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或變相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
做好結合文章增合力。與脫貧攻堅相結合,鼓勵項目優先盤活利用貧困戶資源,增加財產性收入;優先安排貧困戶就近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進一步拓寬貧困戶脫貧致富門路。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開啟“美麗鄉村+”融合發展新模式,多元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村可持續發展能力。與農村改革相結合,積極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農村金融、農業農村“放管服”等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激發實施新動能;尤其要深化農村“三變”改革,進一步整合盤活農村各類資源,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切實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的分紅。 (作者系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 劉園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