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文化站里“潮”事兒多

    2018年05月23日 08:29    來源:光明日報    耿建擴 本報見習記者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姚琳

      原標題:文化站里“潮”事兒多

      開欄的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有了更高的期盼。基層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末梢,基層文化建設關系到民心凝聚、人心向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精氣神和幸福感。從今日起,本報開設《基層文化沁潤百姓生活》專欄,記錄各地在推動文化資源和服務下沉,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方面的生動實踐,解決好群眾在文化上最急、最憂、最盼的現實問題。

      5月18日,周五,河北省保定市城鄉接合部的西高莊村的村民們晚飯后三五相約,有說有笑地向村民培育中心走去。中心里的周末大講堂如期開講,本期主題是:圍繞新出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一書布置學習任務,同時繼續暢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心得體會。利用周末大講堂,讓村民上臺講學習心得、談讀書感悟、說身邊故事,達到提升自身素質的目的,是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西高莊村推進基層文化站建設的突出特色。

      西高莊村,20世紀80年代初,人均不到一分地,人均年收入只有幾百元,不少干部群眾心存“半市民”觀念,進不能,退不舍。1986年,以王煥榮為書記的新班子走馬上任,開展“育民、強村、為民”工程,文化育民之路由此開啟。多年來,西高莊村把文化站作為思想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不斷延伸文化觸角,把“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技術的新農民”的夢想一步步變成現實。

      村莊變課堂,周周有新意

      人心齊、泰山移。如何凝聚人心,西高莊村給出的回答是提高村民文化知識水平。

      為此,1995年,在村文化站的基礎上,村里成立了河北省首家農民高中班,全村40歲以下的村民全部接受培訓。把老師請進來,讓村民走出去,一來一往,村民的文化知識水平提高了。隨后,村里又給出新政策:達到高中或職高以上文化水平的村民可進村企上班。沒多久,大伙兒發現一個新變化:村里年輕的“閑在人”不見了。

      既注重眼前,也著眼長遠。2008年,村文化站又開辦起周末大講堂,鼓勵村民人人上講堂、當老師。這樣一來,夫妻同班、母女同座、祖孫同行……大家紛紛走上講臺亮亮相,暢談成長經歷、學習心得、生活感悟,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問及感受,村民們個個興致勃勃:“自己寫演講稿,得用好幾天時間,要看不少書,比聽別人講課還受益。”

      由階段性培訓到每周講課,西高莊村基層文化建設推進緊鑼密鼓,集體為每戶村民免費訂閱了黨報黨刊,號召村民將學習知識的功夫下到平常,并且每年從村企里評選出優秀人才,送到大專院校學習進修,去年,學習進修已經拓展到企業骨干,求學上進在村里蔚然成風。

      村民變能人,月月學知識

      有文化站的引領,西高莊人逐漸認識到,光有知識還不行,要不斷提高、不斷更新,與時代同步。由此,學習成為村里老少編織美好未來的“通行證”。

      近年來,西高莊村文化站功能日趨完善,累計投入資金1億多元,先后建起高標準的綜合教室、圖書室、黨員活動室、民兵之家、老年活動中心等,還常年聘請老師講授法律、電腦、英語、企業管理等知識,使村民的文化知識向培訓專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邁進。83歲的李金榮夫婦就是受益人之一。現在,上網瀏覽新聞成了老兩口的家常便飯,每天李金榮大娘都在微信群里分享學習心得。

      村民們自編自演西高莊變遷這臺“大戲”也是步步登高。去年黨的十九大閉幕后,人人參與到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中,全村書寫心得筆記600余本。村民們還利用閑暇,撰寫自家的歷史、家風以及家鄉變化、富裕后的心情,出版了《西高莊村志》《微信對話》《村民繪畫集》等文化系列叢書二十二卷,自拍自導自演情景劇、影視片100多部。

      這些年,村里由村民自發成立的器樂、歌舞、書畫、健身等文藝表演隊和學習班、社團組織已經達到50多個。

      弱村變強村,年年曬成績

      在寓教于樂中培育新型農民,西高莊村通過不同的育民方式,吸引村民積極融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素質,改變了村容村貌。

      每天清晨,迎著第一縷晨曦,西高莊村里的十幾位老人就拿著掃帚、簸箕,走出家門,把樓前樓后、花園草坪打掃得干干凈凈。夕陽西下時,她們又來到村民培育中心,整理、打掃,忙得不亦樂乎。這些老人有個共同的名字——尚德志愿者服務隊,都是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如今,這支隊伍已發展到150多人。

      文化育民帶來巨變,從不平凡中走來,向著更美好進發。村民廣泛參與,內容與時俱進,是西高莊村文化站發展的喜人現狀。去年11月,在2017世界旗袍文化大使全國總決賽中,西高莊村被組委會命名為“全國旗袍文化村”。此外,該村還獲得“河北省葫蘆絲第一村”“陳家溝國際太極拳大賽金獎”等多項榮譽,文化育民碩果累累,全體村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團結、進取精神。去年年底,西高莊村交出了固定資產總值5億元、人均收入2.4萬元的最靚成績單。

      多年來,西高莊村未發生一起違法犯罪案件,沒有一起上訪告狀事件,老年人每月能拿到村里發放的1000元以上的補助金,遇到病患和困難的村民還能從村互助基金得到幫助,這些都與西高莊村持續推進文化站建設密不可分。(本報記者 耿建擴 本報見習記者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姚琳)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

    文化站里“潮”事兒多

    2018-05-23 08:29 來源:光明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一级做a爰片久久|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美女露100%胸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口爆吞精普通话|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在线| 最新中文字幕电影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黄a三级三级看三级|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 |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日韩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 在线www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 日本电影里的玛丽的生活|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激情偷乱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re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影音先锋男人天堂|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污污的小说片段| 内射毛片内射国产夫妻| 美国亚洲成年毛片| 国产午夜免费秋霞影院| 麻豆一区区三三四区产品麻豆|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 日本成本人视频|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