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市渝北區圖書館 讓閱讀走進每個家庭
早在2013年7月,重慶市渝北區圖書館就針對本館讀者進行了一系列招募活動,幫助建立了第一批共22個“家庭圖書館”。在“品味書香、超越夢想”建設思維的引領下,渝北區“家庭圖書館”有效依托公共圖書館資源,通過“家庭圖書館”帶動家庭成員、親戚朋友和社區居民開展閱讀活動的形式,將圖書館的社會功能細化到家庭,開啟了“圖書館+家庭”的全民閱讀推廣新模式。
截至2018年6月,渝北區已建成100多個“家庭圖書館”,初步形成了“圖書館+家庭”的全民閱讀服務網絡,實現了公共圖書館與“家庭圖書館”之間的聯通,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圖書館+家庭”閱讀新模式
以往的區域圖書館雖然在基礎設施、閱讀環境、讀者服務方面都具備一定優勢,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交通不便、服務受眾單一、供需不平衡等問題。“而‘家庭圖書館’針對以上難題,創新地將圖書館‘搬’回家,讓家庭成員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公共圖書館的優質資源和服務,同時帶動家庭成員、親戚朋友和社區居民參與閱讀活動,激發閱讀興趣,營造閱讀環境。”渝北區圖書館館長張雪梅說。
自2013年7月起,渝北區圖書館為“家庭圖書館”的建立制定了一系列科學的制度,規范“家庭圖書館”的運行。如對“家庭圖書館”成員的招募、選擇、培訓做出合理安排,幫助各“家庭圖書館”的成員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定期對“家庭圖書館”的圖書進行輪換,不斷更新圖書資源,開闊家庭成員的閱讀視野,提升“家庭圖書館”的閱讀品質。
隨著“家庭圖書館”的增多,渝北區圖書館還組織建立了以區圖書館為領導主體,各“家庭圖書館”為成員的家庭圖書館聯盟,不定期地組織安排相應的讀書交流會、閱讀主題活動、讀書講座等,并通過QQ群、微信群的建立,促進區圖書館與“家庭圖書館”之間的交流。
圖書館與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成為渝北區‘家庭圖書館’的基礎條件是家里要有書房,此外有500本以上的藏書。”渝北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說,與此同時,“家庭圖書館”的成員也可以享受一些“禮遇”,比如可以享受一次性在區圖書館借30本書的優惠等。
“家庭圖書館”成員陳林當初正是想通過參與建立“家庭圖書館”,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如今看來,已見成效。“一家人減少了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孩子在書里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同時圖書館組織的閱讀活動促進了家庭成員間的相互交流,孩子們通過唱歌、詩朗誦等節目表演,展示各自的才藝,性格也越來越開朗。”陳林表示。
渝北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家庭圖書館”依托公共圖書館的資源,讓圖書館、家庭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倡導好讀書、讀好書,從營造書香家庭開始,從社會最小的細胞——家庭入手,推動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會的形成,為推進全民閱讀、創新閱讀方式打開了新的思路。
定格家庭閱讀美好瞬間
今年是渝北區“家庭圖書館”運行的第5年,為推進和宣傳“家庭圖書館”品牌建設,渝北區文化委、區圖書館以及渝北區家庭圖書館聯盟等于4月聯合啟動了“閱讀與生活”家庭圖書館專題攝影展活動。
“活動旨在宣傳渝北區‘家庭圖書館’,展現渝北閱讀風采,激發群眾閱讀興趣。”張雪梅說,此前在作品征集階段,攝影家及“家庭圖書館”成員關注生活,以多種形式開展創作活動,最終主辦方共收到攝影作品200余幅。各類作品找準家庭閱讀活動與大眾攝影藝術的結合點,生動反映出家庭閱讀融入生活的場景,充分體現了閱讀與生活、閱讀與成長、閱讀與夢想以及渝北區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創新等活動主題。
這次專題攝影展的各類優秀攝影作品在渝北區圖書館集中展示,也在各大社區放置展板進行展示,還通過“渝北發布”“渝北區圖書館”等微信平臺發布各類優秀攝影作品,與市民分享交流。攝影活動中的優秀作品收入《“閱讀與生活”家庭圖書館專題攝影集》作為留念。
渝北“家庭圖書館”是聚合社會力量建設圖書館、延伸圖書館服務的新形式,也是社區圖書館網絡的重要補充。接下來,渝北區圖書館將通過課題研究、與高校合作、專家研討會等方式,針對“家庭圖書館”進行系統研究,力求讓“家庭圖書館”走向全國。(金萬鵬)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