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挖掘好書法文化資源的旅游價值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永泰縣嵩口鎮,這里有明清保留下來的古民居65座,吸引眾多游客紛至沓來。透過那些牌坊、門額上洋溢著濃郁文化氣息的書法,人們可解讀出那里豐厚的人文歷史和文化內涵。
書法是中國文化中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是景區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在我省眾多旅游景區中,書法作為重要的文化景觀,為游客提供多重信息,對游客的感知和興趣產生重要影響。記者了解到,武夷山、冠豸山等通過對書法景觀功能維度進行劃分,探討書法景觀在景區旅游意象構建中的作用,為未來旅游規劃和發展提供建設性指導;福州鼓山、福鼎太姥山、廈門南普陀、泰寧風景區的牌坊、門額、碑林、摩崖石刻等作為書法的載體,提升了景點的文化品位和審美價值。
書法藝術是體現中華民族審美精神的國粹之一,是一種獨特的文化資源,其自身潛在的旅游價值及地位日趨重要。我省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地域環境特殊,書法旅游資源豐富。多年來,閩侯、建甌、長樂、福清等地注重突出當地的歷史文化,挖掘了不少書法文化資源。這些書法文化資源既是旅游的生命,又是景區的重要吸引力所在。政府部門要準確把握旅游文化與品牌設計的關系,構建消費者獨特的旅游感受,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品牌發展,提升旅游景區的文化軟實力。
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珍貴而雅致的旅游資源,讓旅游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相融合,才能更好適應市場需求。我省應進一步挖掘豐富的書法藝術資源,推進書法藝術鑒賞性旅游。要加強從文化創意的視角對書法旅游資源開發進行研究,學透并運用好文化創意產業理論、美學原理、符號學理論和產業融合等學科理論,尋求書法旅游資源開發對策,構建書法文化旅游資源價值評價指標體系,提高景區檔次,提升旅游競爭力。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