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連恩平與“山東老紙”的故事

    2020年07月24日 13:38    來源:大眾日報    譚佃貴

      臨朐桑皮紙是中國歷史記載最早的紙種。收藏于故宮博物院唐朝宰相韓滉的《五牛圖》,就是用桑皮紙制作,距今已有1200多年。

      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朐桑皮紙制作技藝傳習所,了解臨朐桑皮紙傳統文化,觀摩作坊制作技藝,造訪一位非遺傳承人連恩平,是到臨朐觀光旅游的一種特別禮遇。

      72道程序,成為“紙中絲綢”

      在臨朐老龍灣畔,有一座極不起眼的古樸作坊,臨朐桑皮紙制作技藝傳習所。遠遠望去,一排平房在鄉村樓墅群里,略顯破舊,可當你走進撈紙房,一股千年沉淀的古韻氣息迎面而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朐桑皮紙(左伯紙)傳承人連恩平,熟練地演示著撈紙的過程。隨著他粗壯的大手推動簾床前后大幅度地運行,轉軸摩擦發出的聲音綿綿入耳,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千年的傳承故事。

      連恩平向人們講起了自己與桑皮紙的情結。

      他是冶源鎮冶北村人,祖上是“連史紙”創始人。其先祖連恒世自清代遷入臨朐,定居于號稱“江北第一竹林”的老龍灣畔、龍泉河上游。起初曾用當地竹子作為原料撈紙,但因原料短缺,后改用當地盛產的桑皮作原料生產。技藝傳至曾祖連俊斗時,因供職庠生而停產。撈紙工藝由祖輩口述手授,代代相傳。年代久遠,又無文字記錄,工藝面臨失傳。1986年,17歲的連恩平開始潛心研究臨朐桑皮紙技藝,先后兩次去南方學習,又去紙坊村拜訪老藝人,師從魏先明,學習撈紙技術。回家后自己開起了撈紙作坊。1989年6月創辦了臨朐祥飛紙廠。經營范圍是原書紙、桑皮紙、衛生紙。產品主要供應外貿包柿餅、蠶種場放蠶種。由于用途和用量很有限,所以慘淡經營。之后用麥草撈燒紙,勉強維持生存。1996年,由于市場用量太少,銷路不好,紙廠只得停工停產。2003年,他深感傳承文化責任重大,便只身前往河北遷安、安徽涇縣、四川夾江、福建連城、浙江富陽等城市考察市場,預定了部分撈紙設備,作好了恢復桑皮紙生產的前期準備。2007年,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縣里撥出專款,個人籌集資金,整修廠房、購置器械、招募工人,又恢復了生產經營。2009年,申報省級非遺項目,桑皮紙技藝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成立臨朐縣桑皮紙制作技藝傳習所,2017年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8年濰坊商務局為其頒發“濰坊老字號”獎牌,

      桑皮紙保留和規范12道工藝、72道程序,經過多次試制,手感綿軟、纖維細長、耐損耐磨、吸水性好、防蟲蛀、易保存、著色而不褪色,具有獨特墨韻特性,久藏而不變色,享有“紙中絲綢”的美譽,使堪稱“活化石”的左伯桑皮紙得以傳承,賦予臨朐桑皮紙新的生命活力。

      保存時間長,成為“千年壽紙”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的發明,將世界文明引入一個新時代,特別是古法制作的皮紙,保存千年以上完好無損,成為歷史真實的見證。

      臨朐桑皮紙又稱山東老紙、左伯紙,是中國歷史記載最早的紙種。東漢時期,東萊掖縣(今萊州市)有個叫左伯的人,是當時有名的學者和書法家,他將蔡倫的造紙工藝進行改進,所造的紙光亮整潔,適于書寫,深受文人歡迎,被稱為“左伯紙”。

      臨朐在歷史上曾屬于齊國,桑蠶業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已成為桑蠶生產發達的地區之一,漢代“皎潔如霜雪”的“齊紈”與“魯縞”經絲綢之路銷往西域各地。杜甫詩云“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反映了齊國桑蠶生產的盛況。

      當時“齊魯桑麻千畝”,造紙原料豐富,左伯在山東造紙,原料應就地取材,因此臨朐手工紙師承左伯順理成章。山東省紙史研究者郭興魯曾查閱有關史志,并赴左伯家鄉實地調查,確認“左伯紙”是山東手工紙的源頭。

      臨朐植桑養蠶繅絲古今稱盛,《臨朐續志》記載“種桑之田十畝而七,養蠶之家十室而九,故桑蠶業之盛為諸縣之冠”,興盛的桑蠶業為生產皮紙提供了豐富的桑皮資源。

      臨朐桑皮紙以魯桑或湖桑32號的嫩皮,摻入少量麻料,用老龍灣地表泉水制成,自古就有俗話說“好水好皮,撈紙不愁”,充分證明了臨朐獨有的老龍灣泉水對撈制優質紙的重要性。

      臨朐桑皮紙的特性是“壽、繁、韌、古”。壽,就是壽命長。桑皮紙中的桑皮纖維不僅細長,而且極不容易炭化,紙張保存時間長久,成為真正的“千年壽紙”,收藏于故宮博物院唐朝宰相韓滉的《五牛圖》,就是用桑皮紙創作,距今已有1200多年。繁,就是工藝復雜。臨朐桑皮紙制作周期長,有72道工藝,道道精湛,純手工制作。韌,就是柔韌。由純韌皮層的纖維制作,紙質柔韌,百搓千揉萬折而不損,收藏于英國劍橋大學電子圖書館的一張用桑皮紙制成發行的中國明朝紙幣“大明通行寶鈔”至今完好無損。古,就是古樸。桑皮紙具有古樸典雅、蒼勁老辣的墨韻特性和厚重的歷史滄桑感,從東漢末年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沉淀。

      臨朐桑皮紙用途廣泛,扎制紙鳶是用途之一。古代通信手段不發達,設置烽火臺燃放狼煙、借助風箏報信、飛鴿傳書等,都是常用的信息傳遞方式。臨朐桑皮紙韌性大、見水不破等優良特性,成為風箏傳信的首選用紙,濰坊風箏有一千多年的扎制歷史,與臨朐桑皮紙有著直接的歷史淵源。

      用途二是糊酒簍、油簍、醬菜簍。用桑皮紙裱糊后,涂以豬血、狗血和石灰配制的涂料,干后光亮堅固不透氣、不滲漏。

      用途三是糊窗戶、糊天棚、放蠶種、包中藥。

      用途四是書畫用紙。在魯中山區,買賣契約、分家文書等民間文書檔案,絕大多數是以皮紙為載體。現在臨朐桑皮紙制作技藝傳承傳習所收藏的地契,有嘉慶九年、咸豐五年、光緒十七年、民國二十五年4件。建國后,由于機制紙的迅速發展,加之原料缺乏,純手工制作的桑皮紙逐漸蕭條,淡出人們的視線,手工撈紙作坊基本絕跡。  

      桑皮紙曾印過大眾日報

      更值得“大眾報人”不能忘記的是,20世紀40年代初,《大眾日報》社駐臨沂、臨朐,因戰時紙張供應困難,也曾使用精制的臨朐桑皮紙印刷報紙。1946年開春至麥前,臨朐縣紙坊鄉徐家圈村老制紙工尹繼孔、尹繼理,就曾給《大眾日報》社專門加工過精制的桑皮紙。他們按照報社給定的紙樣和提出的要求,撈制60厘米寬、80厘米長的桑皮精紙120萬張,用木輪小推車送往臨沂交貨,共發貨48車,為解放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談到今后臨朐桑皮紙的傳承和發展時,連恩平滿懷信心地說:一是拓展用途。利用桑皮紙“壽紙”特性,字畫、重要文稿、書信、家譜、古畫修復、經文抄寫、歷史文獻、人體印記等需要長期保存的資料,可以采用桑皮紙手寫、印制保存。二是推廣機制桑皮紙。在傳統工藝的卡、撞、切、榨、晾等環節,采用機械加工,提高效率,增加產量,滿足史志、書籍、珍貴資料、紀念照片等大量用紙的需求。三是開設桑蠶博物館。通過圖片、文字、實物和場景模擬,展示臨朐植桑、養蠶、繅絲、織綢、撈紙過程,展現悠久的歷史文化,讓參觀者,特別是孩子們體驗、研學古法技藝,讓中華瑰寶世代傳承下去。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郭博文 )

    連恩平與“山東老紙”的故事

    2020-07-24 13:38 來源:大眾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欧美xxxxx高潮喷水|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资源在线免费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特色**毛片| 日本韩国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www|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黄色成年人网站|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中文天堂在线www| 日日日天天射天天干视频|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狂野黑人性猛交xxxxxx|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国产色司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丁香花高清在线观看完整版| 无人高清视频免费观看在线动漫|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欧美老少配xxxxx|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老子午夜伦不卡影院|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笫一次一级毛片|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日本精品a在线| 亚洲免费一级片| 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aaa日本高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嫩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