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遇重大突發事件中小企業可獲稅費減免等應急救助
昨天上午,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聽取審議《北京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訂草案)》。本市擬通過首貸續貸服務、政策性融資擔保、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調高政府采購比例等方式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積極應對突發事件影響,將對相關領域、特殊時期的中小企業給予應急救助支持。
《北京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張伯旭在修訂草案說明中表示,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本市中小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變革、消費升級對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帶來較大影響。在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需要以條例修訂為契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精準施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資金支持
明確設立首貸續貸中心
修訂草案肯定本市在首貸、續貸等工作機制方面的創新,明確了具體形式和服務內容,規定,在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首貸服務中心、續貸受理中心和確權融資中心,開展首貸、無還本續貸、應收賬款融資、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知識產權質押等業務,提供信息查驗、受理、涉企政務數據支持等服務。同時,對開展首貸和無還本續貸業務給予擔保優惠費率支持,對通過首貸服務中心獲得首次貸款的中小微企業給予財政貼息支持。
擔保機構八成以上業務服務小微企業
為著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修訂草案要求切實發揮融資擔保機構的關鍵作用,明確規定,擔保機構堅持以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為業務重點,服務小微企業的業務占比不低于百分之八十。
此外,增加了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的內容,規定,本市支持金融機構基于供應鏈核心部門及企業的信用和交易信息,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應收賬款融資。建設基于區塊鏈等技術的北京市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推動政府部門、國有企業等應付款方及時確認與中小企業的債權債務關系,幫助中小企業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轉入新三板
為進一步增強區域性股權市場活力和吸引力,暢通小微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成長上升通道,修訂草案規定,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引導中小企業依托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融資、發展,打造本市企業資源聚集與政策綜合運用平臺,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轉入新三板市場發展。
關鍵詞:服務創新
創業人才擬享落戶住房支持
為更好解決中小企業創新資源短缺問題,修訂草案增加產業化扶持內容,規定,本市為中小企業提供科技研發、中間試驗、工業性試驗等創業扶持。服務目錄由市經濟和信息化部門編制,并在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予以公布。
在人才保障方面,針對中小企業人才“引進難”“落戶難”等實際問題,規定,對中小企業引進和培養技術創新、創業管理、高技能等人才給予資金、落戶、住房、子女就學等方面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才,給予辦理居住證積分加分、居住證轉辦常住戶口輪候優先或直接落戶。
申請發明專利擬享費用減免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修訂草案規定,市、區知識產權部門在為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咨詢輔導和服務的同時,要通過補貼、托管、獎勵等措施支持中小企業獲得相應的知識產權,并明確本市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請和維護發明專利的費用予以減免,讓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能在創新發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輕裝上陣”。
關鍵詞:扶持保障
政府采購預留四成以上份額面向中小企業
修訂草案調高了政府采購中小企業產品服務的比例,規定,市、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向中小企業預留的采購份額應當占本部門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百分之七十。國家相關規定的上述兩項指標分別為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六十。此外,本市鼓勵大中型企業與小微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參加政府采購,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聯合體一定比例的價格扣除。
在應用場景支持方面,修訂草案規定,本市面向中小企業開放醫藥健康、政務、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支持中小企業新技術、新產品開展應用示范。同時,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實行更加包容審慎的監管,對企業創新發展中出現失敗、失誤的情形,予以理解和包容。
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救助制度
為支持中小企業積極應對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影響,修訂草案明確建立中小企業應急救助制度,規定,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疫情、產業安全等突發事件,且對中小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給予稅費減免、研發補助、房租減免補貼、就業保障、融資支持、政府采購等專項政策扶持。
服務信息碎片化,新出臺的政策不好找不會用怎么辦?修訂草案就此提出,強化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建設,做好各類信息集成、數據集成、服務集成,提升平臺服務能力,盡可能地為中小企業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政務服務,以及所需要的社會服務的具體途徑和鏈接。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