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育兒自媒體良莠不齊 家長謹防陷阱

    2020年09月14日 08:12    來源:文匯報    吳金嬌

      育兒時遇到問題,你會怎么辦?時下,不少年輕父母的答案是:求助育兒自媒體。憑借傳播快、圖文并茂、易“種草”等優勢,近年來育兒類自媒體蓬勃發展。近日一項對未成年兒童家長進行的調查顯示,育兒有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自媒體。受訪家長中,80后、90后占比超九成。

      當“互聯網原住民”90后成為父母,互聯網也“順理成章”地變成他們的育兒必備工具。然而,在享受信息便捷的同時,新一代父母卻難逃信息泛濫的煩惱。由于門檻低,育兒類自媒體質量參差不齊,更有不少自媒體依靠販賣焦慮吸引流量,甚至充斥大量偽科學。近日微博公示處置違規自媒體賬號的名單,其中不乏育兒類自媒體。如何去偽存真成為年輕父母必須面對的難題。

      專家認為,育兒自媒體的出現迎合了年輕人重視科學育兒,偏愛互聯網互動的特點,能夠為新手父母迅速“充電”。但更需注意的是,育兒沒有標準答案,家長在使用育兒自媒體時需學會鑒別真偽,避免盲目跟風。

      90后新生代父母依賴互聯網交流育兒經

      90后新手媽媽佘懂玲是育兒類自媒體的擁躉,從孕期妊娠反應,到為孩子挑選奶粉、制作輔食、購買紙尿褲,遇到育兒問題,她總是首選育兒自媒體,“方便”是其選擇的理由。

      像佘懂玲一樣的父母不在少數。一份針對90后孕媽的行為洞察報告顯示,90后孕媽的手機中至少有一款育兒類App,98.7%的90后孕媽都有逛母嬰社區和圈子的習慣。專家分析指出,不同于父輩更多依靠上一代經驗,90后新生代父母在育兒時有更多分享和互動需求,他們愿意向互聯網尋求答案,也愿意分享自己的育兒經。

      上海大學心理輔導中心專家許靜認為,成長于物質豐富、生活便捷的互聯網環境,90后在育兒心理上往往追求“快捷” “高效”,而依托于互聯網成長起來的育兒類自媒體恰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同時,90后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更高,相比父輩更加注重科學育兒。“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獨生子女,在巨大的競爭和升學壓力中成長起來,因此他們對下一代的培養也有更高的要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90后父母對于育兒的焦慮較之上一代有過之而無不及。”許靜說。

      “每當我和父母為了兒子能不能吃鹽、幾個月可以斷奶這種事情而爭論的時候,只要我拿出那些有著國際認證的育兒師的文章,父母很快就會‘繳械投降’。”令佘懂玲滿意的是,有了育兒自媒體的“神助攻”,家庭育兒戰線也可以“輕松統一”了。

      照著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公號育兒,和根據民間偏方育兒沒有差別

      盡管育兒自媒體的出現極大地便利了新手爸媽的成長,但也有不少人質疑,“照著自媒體文章育兒,和父輩愛用民間偏方育兒沒有本質區別”。專家指出,正是因為新手爸媽缺乏經驗,往往缺乏對自媒體內容的辨別能力,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營銷和偽科學的圈套。

      佘懂玲告訴記者,自己就曾吃過營銷號的虧。由于寶寶體重身高都比同齡人差一點,她一直很著急。“正好我看到公眾號一篇文章說孩子長不高是缺營養,長期不注意甚至會得佝僂病。通篇的苦口婆心后,它推薦了一款維生素D滴劑,我當即就下單了。結果導致寶寶拉肚子,現在想想仍然驚魂未定。”

      據中國青年報的調查,六成受訪家長認為自媒體無用信息過多,近半數家長認為存在標題黨現象。記者觀察發現,不少育兒自媒體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不少公號名稱雖然帶有“育兒”的字眼,但點開公眾號,與育兒相關的內容寥寥,所謂的科普文章點開后,卻是營銷軟文,接入的是購物平臺,更有一些“媽媽類”公號,團購的商品從嬰幼兒用品到化妝品都有。

      此外,還有不少育兒自媒體將粉絲引流到各類育兒課程群中,抓住新手父母對育兒的無知和焦慮,推銷各類嬰兒按摩、睡眠引導、早期智力開發課。很多服務項目毫無科學性可言。今年4月,就有一名新手媽媽因聽信某“付費睡眠引導群”訓練孩子趴睡,任由孩子在臥室哭泣,兩小時后發現孩子嘴唇發紫、沒了呼吸,最終不幸身亡。

      “初為父母,很多家長在育兒上不僅焦慮,還有點偷懶和無知,以為看似科學的公眾號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北京儷嬰婦產醫院主任醫師劉加秀對此感到痛心,她曾經遇到家長寧肯盲目相信育兒自媒體,也不愿意求助專業醫生,最后傷及孩子。“自媒體上的信息有不少只是普通網民通過網絡交流的個人經驗,這些經驗本身就不具普適性,更談何專業、科學和嚴謹呢?”

      家長別對公號越來越親,離孩子卻越來越“遠”

      不可否認,互聯網和育兒自媒體的蓬勃發展確實給新手家長們帶來一些知識,但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盲目跟風自媒體博主,反倒離親生孩子越來越“遠”。專家提示,所謂科學育兒沒有標準答案,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劉芳遇到過很多新手父母,對老人的育兒觀念嗤之以鼻,卻對網紅育兒博主的經驗趨之若鶩。很多家長聽信育兒博主的話,孩子生病了不及時帶來醫院診治,堅持讓孩子“自愈”,結果拖重了病情,導致孩子住院。“孩子一旦生病或發生緊急情況,還是要找專業醫生解決問題,任何育兒公眾號都無法替代專科醫生的作用。”

      那么,如何鑒別網絡上的育兒知識是否專業嚴謹?劉芳給出四點建議:一是家長可以關注正規醫院的公眾號,醫院公號上的科普文章更具權威性和指導性。二是家長也需及時給自己充電,不妨在孕期內就閱讀一些育兒科普書籍。三是咨詢育兒問題時首選有專業背景和醫學背景的專家。“切忌迷信網絡上那些所謂獲得育兒大獎的育兒大師以及各類不具備公信力的育兒證書,這些大多是虛假信息。”四是要總結自身經驗,相信自己。

      “每個孩子成長路上遇到的問題各有不同,家長要先學會觀察自己的孩子,總結自身經驗,因為沒有人比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劉芳說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

    育兒自媒體良莠不齊 家長謹防陷阱

    2020-09-14 08:12 來源:文匯報
    查看余下全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被男按摩师添的好爽在线直播|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真实伦对白视频全集|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电影| 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热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麻豆传播媒体免费版官网|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日韩AV高清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 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88av免费观看| 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 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男男|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Channel| 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激情小说在线视频| 可以看的毛片网站|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内自拍青青草| xxxxbbbb国产精品| 婷婷综合激情五月中文字幕|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