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唯作品論才能創作出經典之作

    2021年05月20日 10:36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演員鄭爽被網絡實名舉報,涉嫌通過“陰陽合同”偷漏稅,領取天價片酬。這一新聞再次引發輿論熱議,社交媒體被“1.6億元片酬”“日均薪酬208萬元”刷屏。

      天價片酬,嚴重擠占了影視制作成本,對影視行業健康發展傷害極大,對社會公平正義損害極重。這些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近年來,為控制影視制作成本,將演員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比例調至合理范圍,有關部門和相關行業組織進行了不少努力。2018年,中宣部等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同年,三家視頻網站及六大影視制作公司發布聯合聲明,共同抵制演員天價片酬,設定最高片酬限額制度。2020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通知,對演員片酬作出明確規定。今年1月,中國文聯出臺自律公約,要求文藝工作者堅決抵制偷稅漏稅、簽署“陰陽合同”、索取天價片酬等行為。以上僅是最近幾年的舉措。把眼光再放遠一點,就會發現,天價片酬問題幾乎是與中國影視市場化進程相伴生的一種現象。

      1995年第七期《當代電視》邀請了影視界知名人士米家山、陳道明、申軍誼、孫道臨、吳貽弓等共談演員片酬。當時中國電影剛走向市場沒幾年,演員片酬占比過高導致的問題,就較為嚴重了。以至于1997年12月有媒體刊發《CCTV“封殺”高價大腕?》的文章。比題目更引人深思的,是文章的第一句話:“1997年娛樂界讓人最觸目驚心的便是影視片的制作費和大腕明星的片酬。”原來天價片酬,已經至少被人們說道了20年。

      1997年,為了遏制明星們的過高片酬,中央電視臺組織15家電視臺及有關電視劇制作中心的制片人,組成“CCTV特約制片人聯誼會”,對部分演員索要高片酬予以抵制,以保證至少有50%的經費用于電視劇拍攝制作。即使是當紅演員,每集片酬也不得超過1萬元,并且申明,如果有演員要求突破上限,所有會員將一致予以“封殺”。不知道這是不是中國影視史上第一次對演員限制薪酬的舉措。但很顯然,這不是最后一次,而且收效似乎寥寥。1998年第二期《鄉音》刊發的《“封殺”片酬能否成行?》一文,提到演員片酬占制片總投資的比例,1979年占15%,1989年占30%,1998年占60%。那時演員片酬較高,占到總投資的一半以上,甚至絕大部分,造成明星“緊吃”,制作費用“吃緊”的狀況,是很不正常的。

      天價片酬的問題存在了很久,但是為什么至今依然存在。一方面,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以大型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資本,最近這些年紛紛涌入影視制作行業,帶來大量資金。另一方面,文藝界本身也存在浮躁的行業氛圍,比闊氣、講排場、拼明星的不良風氣在小圈子內盛行。編劇陳彤說,以前制片人都會問編劇,你想寫什么戲?現在,他會直接告訴你,你要寫一個什么樣的劇,才會有流量明星來演。

      流量明星,逐漸成了影視圈內部分從業者心照不宣的通行證。編劇汪海林舉了一個例子。有的平臺事先定了一個流量明星的名單,讓制作公司在里面選,只有在名單上的演員出演,平臺才買。經紀公司知道自家演員在名單上,自然坐地起價。有人生動地打了個比方,如報價5億元購片,制作公司拿出3億元請指定的男女演員,一人1.5億元,剩下的成本5000萬元。總成本3.5億,除去稅等,制片方可以賺近1億元。真正用來拍戲的錢,包括制作費、編導和所有工作人員的費用,可能只有這5000萬元。

      財大氣粗的平臺和制片方選角只看“數據”,而數據則是可以偽造的。流量明星和團隊必須掌握水軍,通過控評、刷數據、“撕番位”來保障流量明星能夠持續獲得天價片酬。數據成了衡量一個演員是否有“流量”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演員有沒有藝德、演技如何,都是不重要的。甚至,演員有“黑點”也是可以容忍的。鄭爽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黑紅”也是紅,雷言雷語說得越多,話題熱搜上得越勤。丑聞劣跡甚至成為某些演員挾以自重的資本。部分流量明星和平臺的這種做法,嚴重偏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最近幾年,通過各部門共同努力,天價片酬現象已經得到大力糾正。“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原則,正在影視創作中流行開來。如今,相較于天價片酬明星生產的平庸甚至低劣之作,越來越多觀眾更愿意為好故事、好作品買單。當然,要想真正遏制住天價片酬以及浮躁的行業風氣,形成真正風清氣正的影視創作氛圍,還需要整個行業、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將唯片酬論、唯流量論、唯票房論轉變成唯作品論,才能創作出更多經得起考驗的經典之作。

      (作者:郭 超)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江濤 )

    唯作品論才能創作出經典之作

    2021-05-20 10:36 來源:光明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永久网址影院|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yy6080理aa级伦大片一级毛片 | 老外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红色一片免费高清影视| 白医生的控制欲| 永世沉沦v文bysnow全文阅读|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手机看片中文字幕| 在花轿里就开始圆房高辣h|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免费黄色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亚洲大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一级女人18片毛片免费视频| jlzzjlzz欧美大全|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a∨|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