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動漫電影上映三天的票房只有2.23萬元,10月4號,這位51歲的動漫才子漁夫動漫創始人余洛屹在市場化受阻、投機圈地路走不通的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令業界震驚。經調查,漁夫公司負債超過千萬,拖欠員工工資和社?傆嫾s200萬元;然而,就算最長18個月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公司的員工卻心甘情愿地堅守。一個堅持原創動畫片的公司老總,為何最后走向了窮途末路?目前原創動漫行業現狀如何、面臨何種困境、出路又在何方?
漁夫動漫為何會倒閉?
世界動畫協會中國代表處(ASIFA-China)秘書長李中秋: 在中國做原創動畫會比較困難實際上是多方面的問題。但是歸根結底,就是這個市場不正常,它沒有按照市場化的規律來進行。舉個例子來說,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做動畫的人賣動畫給電視臺,電視臺按照質量高低給錢。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電視臺的資源少,動畫的數量很多;而且因為一般情況下政府給的補貼都是按照播出時長來算的,也就是說動畫做出來但沒播,企業就拿不到補貼。電視臺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現在不是電視臺給制作企業錢,反而很多電視臺還需要企業倒貼,這個錢或明或暗都是要給的,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利益鏈;蛘哒f,就算企業不給電視臺錢,賣給電視臺動畫片拿到的錢能不能夠收回成本也是一個問題。如果無法再循環、再投入,沒辦法盈利,還是做不下去。
沒有資金支撐沒法做原創動畫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知道歸知道,能做到的人不多。對動漫企業的資助過多,反而扼殺了原創動畫的市場適應性,漁夫動漫倒閉的原因最大的一個還是無法適應市場。
我國原創動漫的現狀如何?
據相關統計顯示,從2004年到2013年,我國國產動畫產量從3000多分鐘發展到26萬分鐘,約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總數量直接超過了日本而列居世界首位。但這繁榮數字的別后卻遭遇現實收益的尷尬,2012年我國動漫產業總產值為600億元,收益僅為日本1.67萬億元的三分之一。據了解,目前,我國有各類動漫企業22000余家,大部分呈現“小、弱、散”的狀態。
國內目前出現以“遍地開花式”來發展動漫產業來作為提升當地文化內涵的做法,現在到了“潑冷水”的時候了,并不是做動畫就會“火”,就會發財,不懂市場運作的動畫現狀看似風格,前途實則渺茫。
專家:國內動畫產業應按市場化規律運行
世界動畫協會中國代表處(ASIFA-China)秘書長李中秋表示,如果沒有好的產業環境,還是別做動畫了。實在喜歡,可以自己做點原創,有人愿意投資,讓他去運作。如果你是一個藝術家,不要非把自己弄成商業達人。政府的主觀意愿是好的,但客觀效果不一定好。比如政府補貼是依據播出時長來算的,但是對于整個動畫行業來說,大家為了拿到這個補貼,都去湊分鐘、湊補貼。比方說,原來迪斯尼、華納夢工廠一半的片子都是中國人做的,做國際服務外包的產值每年幾個億,現在全部丟了。為什么?因為團隊散了、跑了。在政府的號召下,經不住誘惑,自己去做老板、培養學生。帶著一幫孩子,然后就拿著這些孩子做的動畫,可能連練習作品都不到的水平,就拿去湊分鐘數,拿政府的補貼。
國產動畫發展很快,甚至快出了大部分人的預期,很多人羨慕動畫人趕上了一個好的發展時期,但實際上,卻又不是這樣,動畫人才過盛、動畫產量過盛,動畫發展沖的太快了,市場滯后、監管滯后等問題自然會產生。
總結:
堅守,反而鑄就了悲劇的發生,在創作動畫的過程中,堅守不一定能夠成就輝煌,余洛屹是一位藝術家,這點沒人能夠否認,但好的藝術家不等于好的商人。舉例日本的吉卜力,優秀的藝術家宮崎駿、高畑勛如果沒有優秀商人鈴木敏夫的支持,那很難說能不能成功。中國動畫不能一味的堅守、死撐、還要學會適應市場規律,學會如何將藝術轉化為資本。
相關資料:
漁夫動漫的十年
2004年,對很多動畫人來說,是歡欣鼓舞的一年,不斷出臺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條件讓很多人堅定了中國動漫崛起的信心。
有關部門一方面下令限制國外動畫片的播放時間,一方面通過稅收、補貼政策鼓勵國內動畫片的發展,甚至作出在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或國產動畫節目的硬性規定。
這一年,油畫專業出身的余洛屹也在這股春風中投身動漫行業。
余洛屹出生于一個藝術家庭,他從中專開始就學習油畫,后又在中央美術學院進修。余洛屹24歲時就辦了個人畫展,他的作品目前還被他學習過的院校收藏。
按照母親的希望,他會在油畫領域繼續發展。但余洛屹接觸到動漫后,覺得這種表現形式很美,可以把故事情節像夢一樣展現出來。雖然也曾遭到家人的反對,但是余洛屹看到當時國內的原創動畫還是空白,他決定要填補這個空白。
2004年,由4個人組成的重慶漁夫影視動畫工作室開啟了余洛屹的動漫人生。4個人窩在重慶大學附近一個不足8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開始設計他們的第一個動漫人物—“斗士”。余洛屹在新疆長大,所以《洛克斗士》講述的是一個有著西域特色的神話故事,這就是2010年上映的《西域傳奇》。
在重慶期間,他的公司曾參與電視片《重慶大轟炸》和《新街坊鄰居》的動畫設計制作,《無間光陰》和《巨人游戲》的造型設計以及多家企業的影視專題片、廣告片的制作。這些都是為了賺錢才做的業務,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洛克斗士》的制作。預計投資200萬元的動畫片《洛克斗士》,劇本創作及前期的動畫場景、角色造型制作就花去了60萬元,原先的4個人也發展到二十幾個人。但是后期配音、音樂合成、轉膠片、拷貝制作等才是更燒錢的過程。
2006年,余洛屹在面對媒體的一次采訪時說:“我現在根本沒有想那么多,即便是沒有錢付工資,所有的人都走了,我一個人坐在電腦前坐到頭發發白也要來做這件事。”余洛屹對投入已經完全不考慮,也許他注定是個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好商人。余洛屹自殺前,常州漁夫動漫公司僅工資和社保就欠下了200萬元,很多員工從去年4月就沒有拿過工資,員工也從當時的四五十人到現在只剩一半。
漁夫動漫的原畫師祝先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他們都是因為對原創動畫的熱情,相信原創動畫的未來才堅持至今。面對這樣的結局,祝先生在一家做代工的動漫公司找了份新工作,“總要生存的”,他無奈地說。
2004年,國產動畫的產量只有21800分鐘,只相當于今天一個成熟動漫公司的產量,而到2011年動畫的產量達到了26萬分鐘。2012年國產動畫產量雖說下降了15%,但依然達到驚人的22萬分鐘。
與原創動畫產量噴涌不相稱的是業內人的舉步維艱和不同步的產值增長。據有關統計數據,美國動畫產業,2007年僅迪士尼公司一年總產值達365億美元,2008年驚奇動畫和夢工廠動畫的年利率分別為30.4%和21.9%;2009年日本動漫市場為2000億美元。而作為世界動畫生產量第一的中國,2010年動畫產業的整體產值只有470.84億元,2012年我國動漫產業總產值也只有759.94億元。
更多的情況是,大量速成的動畫片從生產廠房直接被送進庫房。
歡迎郵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聯系我們!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中經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號碼: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