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化部文化產業司聯合主辦的“文化中國:中國文化產業指數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向社會公開發布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3),這也是該研究院第四次向社會公開發布指數編制結果。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彭翊教授進行指數發布。
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3)使用2012年統計數據及調研數據計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情況,本次論壇公布的是綜合指數、生產力指數、影響力指數、驅動力指數排名前十的省市,具體排名及得分如下:
2013年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結果表明,我國區域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格局基本未變。全國各省市綜合指數(綜合發展水平)排序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前十名的省市名單與去年一致,排名次序有所微調。其中,北京綜合指數連續四年保持第一,廣東、上海、浙江、江蘇位列第二到第五位;除四川外,其余省市均位于東部地區;廣東、山東進步較大,分別由去年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第八位上升至第六位。生產力指數方面,全國排名變化較小,東部地區憑借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資本、文化人才資源投入,在前十中占據七席位。其中,廣東由去年的第二位躍至第一位;山東較去年進步四位,排名第二位;四川較去年進步四位,排名第六位;河南、河北進步較大,今年躍進前十名。影響力指數方面,整體排名和去年相比有一定浮動,內蒙古、江西和湖北上升幅度達八位。其中,上海憑借產業發展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連續三年排名第一;除了安徽和陜西,前十位的省市均來自東部沿海較發達地區;山東和陜西由于在經濟影響和社會影響方面均有較好的表現,進步較大,進入前十名。驅動力指數方面,總體排名有一定浮動,廣西、湖南、福建、遼寧、安徽等地排名上升超過五位。排名前十的省市中,有將近一半出自中西部地區,可見在產業發展環境方面,中西部地區由于政府高度重視與支持,在迅速優化;其中,天津由于政府支持力度較大,連續三年的驅動力指數排名第一。
從2013年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的整體態勢來看,我國各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平均值基本呈現正增長的態勢,年平均增長率為1.09%。在增長最快的10個省市中,有6個省市位于中西部地區。反映了中西部各省市進一步提高了對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文化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具體而言,生產力指數平均值比去年有所提高,有四分之三的省市指數有所上升,其中河南、河北、四川、山東、廣東、湖南得分增長最快;影響力指數平均值與去年相比增長幅度不大,有近六成的省市指數有所上升,其中內蒙古、陜西、山東、福建、江西分列影響力增長率前五名;驅動力指數平均值和去年相比稍有增長,七成以上的省市指數有所上升,其中,甘肅、海南、安徽、福建、湖南分列驅動力增長率的前五位。從生產力、影響力、驅動力的均衡度角度看,變異系數連續3年逐年下降,說明區域均衡度穩步提升,但一些省市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仍然比較突出。
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3)客觀數據主要采用國家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調研數據委托專業市場調研公司獲得。指標體系的建立參照了國際上的成功經驗,指標的選擇強調科學發展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充分體現了發展的全面性,突出區域發展的均衡性。2013年的發展指數與前三年的指數相比,評價范圍增加了西藏、新疆兩個自治區,所使用的指標體系、計算方法與前三年相同。
歡迎郵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聯系我們!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中經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號碼: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