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書店是要幫他們找回靈魂!”話音剛落,在場的40多位朋友不約而同鼓起了掌聲。這是11月23日由“中經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文化產業投融資、文化產業評論”三個微信公眾號聯合舉辦的“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線下交流活動的場景。本次活動得到了諸多業界朋友的支持,共有40多人參加了本次沙龍。
沙龍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李冬陽/攝
交流會上,中機院產業規劃所的黃永剛副所長首先進行“文化產業園區規劃的現狀與問題”主題發言,這是他多年產業園區規劃案例的經驗總結,會后主辦方了解到,這種“干貨”一般情況下是不對外講的。
北京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的何文義執行主任從體育產業的情感經濟學角度分享了“情感經濟怎樣有效的與文化產業結合”,從體育產業園區的規劃、營銷和恒大足球的成功來說明如何打造一個高效的產業園區,激發了與會嘉賓朋友的熱烈討論。
此后,國際藝術授權基金會發起人郭奕承先生分享了“文化產業園區的藝術授權”,通過對藝術授權進行全方位的解讀,有效落地到文化產業園區,不僅使園區更加藝術化、文化化,更提升了文化產業園區的整體價值。
目前很多文化產業園區并不僅僅單指文化企業的集聚,很多以文化消費為主的文化地產也往往被歸類為文化產業園區。來自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文化產業運營負責人李虹,重點介紹了從投資方角度怎么看待文化地產項目,并介紹了五棵松萬事達體育中心、華熙樂茂以及耀萊影城的投資、規劃、運營心得。
而作為文化地產的招商對象,書店和影院是文化地產提升整體價值不可缺少的重要業態,來自第二書房社區連鎖圖書館的總經理李巖則從社區圖書館運作的現狀、遭遇到的困境分享了自己運營中的心得。同樣,歡樂世界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鮑華分享了影院投資的心得體會。
部分沙龍嘉賓的合影 中國經濟網記者李冬陽/攝
“處處是干貨,句句是心得”,參加交流會的一個嘉賓朋友談到的最大感受。時間總是短暫的,40多位嘉賓朋友的發言不能逐一盡興,也不能把每位嘉賓朋友的發言一一列舉,然而他們的從業熱情和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堅定支持,是可以感染和傳遞到每一個人。
作為新媒體的一份子,“中經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文化產業投融資、文化產業評論”三個微信公眾號后期將通過舉辦更多的線下活動為微友平臺提供交流服務,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一定的探索意義。
歡迎郵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聯系我們!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中經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號碼: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