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在2024年初正式建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截至目前,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已經支持14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在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白名單”機制為房地產項目建成交付提供了充足穩定的資金保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商業銀行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為5.03萬億元,超過了原來4萬億元目標。截至2025年1月22日,貸款金額又增加了5700億元,房地產“白名單”項目的貸款金額現已達5.6萬億元。
“在這項機制下,我們確立的原則是‘應進盡進、應貸盡貸、能早盡早’,即符合‘5+5’條件標準的房地產項目均應納入‘白名單’項目管理,實現‘應進盡進’。”肖遠企介紹,項目進入“白名單”后,銀行建立綠色通道,積極予以融資支持,實現“應貸盡貸”。同時,允許銀行將全部貸款提前發放到房地產項目公司開立的項目資金監管賬戶,實現“能早盡早”,從而確保項目能夠及早開工,中間不斷工。
例如,中國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為“白名單”項目開通信貸綠色通道,高效審批通過西部科學城“鳳棲湖”住宅項目貸款,并于審批通過后2個工作日實現首筆放款,有效保障工程重要節點用款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計放款1.4億元,助推項目工程加快施工進度。
去年以來,多地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取得顯著成效。江蘇金融監管局緊盯貸款投放情況,及時做好評估調度,確保“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滿足要求,截至去年12月30日,江蘇省“白名單”項目共994個,累計放款4127億元;重慶金融監管局有效滿足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有力保障項目建成交付,截至今年1月26日,重慶市“白名單”項目總數342個,銀行授信審批金額接近1500億元,累計投放金額超1300億元。
當前,“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這一方面將為房地產項目帶來更多資金支持,緩解房地產行業融資難題,進一步推動已售商品房的竣工交付,緩解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將有助于改善市場預期,提升居民的信心,推動更多有效需求釋放。
哈爾濱市香坊區某項目規劃共五期,一期已于2023年12月交付,二期項目在建在售,因銷量有限,項目資金存在缺口,四期項目的開發和開盤較預期延緩。黑龍江金融監管局積極推動興業銀行哈爾濱分行幫助企業制定融資方案,主動解決項目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達到放款條件,開通綠色通道,提升審批效率,保證企業滿足條件后第一時間拿到資金。
興業銀行哈爾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哈爾濱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專班協調各方,快速辦理相關手續,使該項目成功納入“白名單”,有力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我們將繼續發揮這項機制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穩定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發揮不同融資工具的獨特優勢,形成組合效應,提高精準性、及時性和有效性。”肖遠企表示,將積極探索和總結“白名單”機制的經驗和良好做法,盡快優化相關的房地產融資制度。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