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國家郵政局召開2025年全國郵政工作會議透露,2024年全年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和行業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930億件和1.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11%。其中,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745億件和1.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13%。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穩居世界第一,展示了行業運行呈現持續向好態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斷增強。
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沖久表示,2024年,郵政快遞業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行業先導性、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持續發揮。
回顧2024年,我國物流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將超過360萬億元,市場規模有望連續九年位居世界第一。社會物流成本穩步降低,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有望降到14.1%左右,成為提升經濟運行效率的“助推器”。
物流市場格局深化調整,A級物流企業首次突破萬家,一批在航運、航空貨運、快遞快運等細分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涌現,細分物流更加集中。裝備制造物流、汽車制造物流等中高端制造物流引領發展,電商物流、冷鏈物流等與人民群眾生活相關的消費物流較快增長,物流企業加快向供應鏈服務轉型升級。
具體來看,2024年以來,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中部地區城市群為核心的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集群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我國規模以上郵快件處理中心達1300個,快遞最高日處理量達到7.29億件。累計建設冷鏈轉運中心92個、冷鏈倉庫405個。
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初具規模,全國規模以上物流園區超過2700家,國家大力支持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物流樞紐達151個,骨干冷鏈物流基地66家,示范物流園區100家,成為拉動投資的重要領域。
“兩進一出”工程方面,快遞進村縱深推進,快遞進廠穩步發展,快遞出海加快推進。多地出臺政策支持設立農村寄遞物流公共服務崗位。深入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累計開通交郵聯運郵路5000余條,合作場站3.4萬處。全國累計形成1670個業務收入超百萬元的快遞服務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
以極兔速遞為例,截至目前,公司的快遞網絡已覆蓋全國超過23萬個行政村,農特專線覆蓋全國超過200個區縣,涉及超過200類農特產品。
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比利時列日等一批國際寄遞分撥中心順利投入運營,累計建成境外分撥中心近300個,海外倉300多個,喀什國際郵件互換局疊加交換站功能。累計開通16條中歐班列運郵線路、25條海運郵件專線。
展望2025年,趙沖久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郵政領域改革。加快城市群重點區域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改造提升,補齊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短板,支撐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和區域間產業分工協作。同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持智能云倉、無人配送、低空物流等規模化發展。加快推進快遞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鼓勵企業豐富服務類別和覆蓋環節,構建包含快遞、快運、冷鏈、倉儲等在內的多元綜合物流服務體系。
國家郵政局預計,2025年郵政快遞全行業寄遞業務量將達到2080億件,業務收入將達到1.8萬億元,增速分別約為7%和6%。其中,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預計分別完成1900億件和1.5萬億元,增速均保持在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