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重點活動之一,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交流會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致辭。中國經濟網記者張鵬/攝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7日訊(記者 黃艷清 通訊員 曾慧敏)2018年7月17日,2018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在北京舉行。作為宣傳周國家層面的重點活動之一,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經濟網等承辦的“2018年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示范企業經驗交流會”成功舉辦。食品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為此,圍繞餐飲行業如何做到尚德守法,提升行業整體質量安全水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記者專程采訪了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
餐飲市場總體平穩,餐飲業食品安全趨勢向好
2018年上半年,餐飲市場發展總體平穩。1-6月,全國餐飲收入19457億元,同比增長9.9%;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4399億元,同比增長7.2%。上半年,餐飲市場領先整個消費市場發展速度(9.4%)0.5個百分點,餐飲市場促消費作用顯著。
在剛剛結束的“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示范單位”遴選工作中,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藝康(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機構參與遴選,加大對餐廳食品安全審核力度,并把科學餐飲,營養餐飲納入評審考核條件。經過三個多月的嚴格評審,最終有17家示范企業和一家示范街區脫穎而出。
姜俊賢談到今年入圍的 18家示范單位時提到,示范單位不僅有國際知名品牌企業,也有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不僅有一二線城市的品牌企業,也有三四線城市乃至縣級優秀企業;既有老字號,也有新興企業。18家示范單位遍布十多個省市,而且,連鎖企業和街區樣板成為今年遴選工作的突出亮點。
姜俊賢表示,餐飲市場在未來將繼續呈現平穩發展態勢,餐飲行業需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推動餐飲經濟高質量發展。
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
記者了解到,2017年9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4部門印發了《關于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意見》,從六個方面加強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部署開展五大提升行動來促進餐飲業質量安全的提升,引導餐飲業的高質量快速度發展。從新《食品安全法》的施行,到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國家層面對于食品安全的管理不斷加強。
談到要切實提升餐飲業食品安全的關鍵所在,姜俊賢認為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是政府、企業、社會的共同追求。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涉及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餐飲企業、消費者等諸多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共治。只有讓更多有責任心的社會力量共同加入行動,才能切實提升餐飲行業整體食品安全水平,幫助行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組建餐飲業食品安全促進中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加強餐飲業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宣貫,集中分析餐飲行業食品安全形勢,針對突出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準確發布相關信息,向有關部門提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合理意見,指導餐飲企業不斷完善生產規范和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有效提升餐飲業整體食品安全水平,2016年中國烹飪協會攜手聯合利華飲食策劃成立了餐飲業食品安全促進中心。
餐飲業食品安全促進中心是國內餐飲業在食品安全領域首個將理論研究與操作實踐相結合的專業機構,包括“專業社群平臺”、“食品安全大會”、“食品安全培訓”三大板塊。
姜俊賢透露餐飲業食品安全促進中心下一步的工作:將繼續為餐飲企業解讀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規、組織專題座談會及論壇;積極推動宣貫和科普工作,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食品安全員培訓,提高餐飲業食品安全管理的理論水平、完善技術要求、夯實專業知識;繼續推動“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示范企業”遴選工作,挖掘在食品安全領域做出突出努力的示范餐飲企業經驗,也希望這些示范企業能起到表率作用,帶動整個行業食品安全水平的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