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2024年超級科學晚在北京舉辦。超級科學晚被稱為國內科學界的“春晚”,在每年11月左右公布年輕人最關注的年度科學領域熱點,并根據這些科學熱點邀請對應領域的專家學者、大咖UP主進行科學理論講解與趣味實驗秀。
會前,B站發布了《2024年度年輕人最關注的科學熱點》(以下簡稱榜單),榜單綜合2024年度B站相關內容熱度與外部媒體機構關注,評選航天火箭、柔性電池、亞健康、腦機接口、AI音樂、地磁暴、極端天氣、量子計算機成為年度最受年輕人關注的科學熱點。
今年超級科學晚以“科學證明存在”為主題,周忠和、何積豐、浦慕明、王軍強等多位專家學者、OpenAI副總裁翁荔等行業大咖及B站頭部UP主們蒞臨現場進行科學理論講解與趣味實驗演示。
晚會中,首次發現月壤可以制水的中科院研究員王軍強回應了此前美國NASA向中國求借月壤一事,表示用于研究的月壤極其珍貴,自己團隊經歷了半年的時間,才最終拿到了將近1g的月壤;來自天津大學的鐘澄教授在現場演示使用纖維電池編織成的衣物如何給手機充電,并邀請現場的小朋友使用纖維電池衣物與賽文奧特曼來了波應援互動,未來或許萬物皆可充電寶;此外,來自OpenAI的安全系統副總裁翁荔也就使用AI的安全規范角度進行了分享,翁荔認為“其實每個人都是AI的家長,在B站這樣的社區中,通過用戶與創作者之間的聊AI、用AI,每個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AI的成長”。何積豐、浦慕明、周忠和三位院士也分別從各自研究領域進行了科學前沿理論分享。
B站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科學科普與科技發明兩大品類視頻的增速迅猛,季度播放量上漲均達到29%,科學科普內容的日均觀看已超1億次?茖W科普視頻的火爆也催動著科學應用轉化的探索。今年以來,伴隨著嫦娥六號首次著陸月背采樣,B站UP主們也自研航天器發射探索10余次,甚至有UP主的航空航天應用探索成果被《Nature》收錄;AI領域作為當下國內外科研、應用的焦點,2024年B站AIGC的全年觀看突破300億次,AI創作音樂成為B站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
當下的B站不僅是國內科學知識交流的最高濃度社區之一,同時也是各類科學應用探索的極客聚集地。相信在第二屆超級科學晚成功舉辦的基礎上,后續將有更多來自B站的優質“科學理論講解+趣味科普實驗內容”呈現給每個關注科學的用戶。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