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滲透到多個行業領域,在音樂產業中的應用尤其引人關注。AIGC通過自動生成音樂內容,包括輔助作詞、作曲,以及根據文字、圖片、視頻等素材自動生成背景音樂,為音樂產業的創新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有力推動了文化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我國音樂產業與人工智能產業的融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尤其是在AIGC技術推動下,音樂創作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根據《2024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披露的數據測算,基于AIGC的音樂生成工具在國內市場應用率已達到35%,為數字音樂市場貢獻了超過150億元的新增產值。其中的典型案例,包括騰訊音樂的“AI作曲家”項目,利用AIGC技術自動生成的數千首音樂作品被廣泛應用于影視、廣告等領域;網易云音樂也引入了AIGC技術,推出個性化的音樂推薦系統,為用戶量身定制音樂播放列表。眾多音樂行業從業者也開始將AIGC視作輔助創作的得力工具,顯著提升了音樂制作效率。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丁笆奈濉蔽幕a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文化創作、傳播、消費深度融合,促進文化產業的智能化轉型。《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發揮高新技術對內容創作、產品開發、模式創新的支撐作用,提高產品品質、豐富表現形式。這些政策為AIGC技術在音樂產業中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還推動了AI音樂創作平臺規模化發展,提升了音樂產業的創新能力。
不過,在融合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例如,人工智能創作使用的訓練數據多為現有音樂作品,如何在生成新作品時保護原有作品的版權成為挑戰。又如,AI生成的音樂作品所有權歸屬尚不明確,對音樂產業的版權管理體系提出新要求。針對此,未來可從產業、企業、消費者等多層面進行優化。
在產業層面,應進一步完善音樂產業運用AIGC技術的法律法規,尤其是在AI生成內容的版權保護和所有權歸屬方面,應建立專門的版權登記和管理系統,為AI生成作品提供更充足法律保障。推動建立AIGC技術標準,規范技術應用,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企業層面,音樂企業應加大對AIGC技術的投入,積極探索新技術在音樂創作、內容生產和版權管理等環節的應用。企業可通過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推動AIGC技術研發創新,在此基礎上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音樂產品。中小型企業應利用政策支持和行業資源,增強自身的技術應用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消費者層面,需加強AIGC生成內容的普及教育,引導消費者理解、接受AI創作的音樂作品。通過舉辦線上線下音樂科技展覽、推出AIGC音樂創作體驗平臺等方式,提升消費者對AI音樂的參與度與認同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胡韻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