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并且提出,推動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城市治理模式已難以滿足現代城市發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引入新技術、新理念來提升治理效能。智慧大數據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借助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手段,通過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管理效率,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線上數據與線下數據結合
讓數據更加多源化
大數據以其數據量巨大、數據種類繁多、數據生成速度快、數據傳輸便捷等特征推動了數據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為解決復雜的城市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以往依賴于人工經驗和單一線下數據的治理方式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城市治理挑戰,亟需構建一個包括線上數據和線下數據的多源數據庫。
線上數據主要來源于互聯網,包括社交媒體、在線調查、移動應用、物聯網設備等,這些數據通常具有實時性、動態性和多樣性,能夠反映公眾情緒、行為習慣和需求變化。線下數據主要來源于傳統渠道,如政府統計數據、調查問卷、公共服務記錄和現場監測,這些數據通常更為穩定,具有歷史性,能夠提供有關城市運行狀態的實證信息。
基于線上線下結合的多源異構大數據能夠為城市治理提供全面的城市運行圖景,城市治理者能夠基于全面的信息進行決策,在政策實施后,通過收集與分析線上線下數據,城市治理者可以評估政策的實際效果與影響,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識別、研判與預警機制
讓研究更加科學化
首先,識別機制以其前瞻性和敏感性,通過多種數據來源的整合與分析,及時捕捉城市運行中的異常信號。例如,依靠物聯網設備、環境監測傳感器等技術手段,實時監測交通流量、空氣質量變化,能夠迅速識別出潛在的風險和問題。
其次,研判機制通過對識別出的異常信息進行深入分析與評估,將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洞察。這一過程借助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方法,結合歷史數據與情境模擬,幫助決策者理解潛在風險的性質及其可能后果。科學的研判機制能夠在復雜的信息環境中,提供清晰的決策支持,有效指導城市治理的各項工作。
最后,預警機制的建立旨在針對研判結果,及時發出風險警報,幫助城市管理者作出迅速反應。通過構建標準化的預警指標和響應流程,確保在面臨突發事件時,各部門能夠協同配合,進行有效干預,這一機制的關鍵在于信息的實時共享與反饋機制,公眾參與的提升使得治理更加透明,增強了人們對決策的信任。
聚焦細分應用場景
讓治理更加立體化
數據的價值在于應用,應用的關鍵在于場景。智慧大數據的應用為城市治理的各個維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交通管理領域,通過實時交通流量數據與歷史出行記錄的深度融合,能夠構建出更為精準的交通預測模型,從而優化交通信號控制,緩解城市日益嚴重的擁堵現象。此外,基于對公眾出行習慣的細致分析,相關部門能夠合理規劃公共交通線路,提升出行服務的便利性與覆蓋率,進而改善市民的出行體驗。
在環境治理方面,通過對空氣質量、噪音水平等環境參數的不斷監測,城市治理者能夠及時識別并應對突發的污染事件,制定針對性的治理策略,促進公眾的綠色出行參與,創造一個更加宜居的城市環境。
在公共安全管理領域,視頻監控及犯罪數據的系統分析,使得治理部門能夠敏銳捕捉潛在的安全隱患,快速發出預警信息,并科學調動資源,確保社會治安的穩定。公共服務的優化亦因智慧大數據而得以實現,通過實時收集居民反饋與行為數據,管理者能夠針對政策實施效果進行動態評估,靈活調整治理策略,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人性化,提升居民的滿足感與參與感。
克服挑戰與實施對策
讓應用更加通暢化
智慧大數據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雖然潛力巨大,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必須制定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首先,數據隱私與安全風險尚存挑戰。隨著城市治理過程中所收集的海量個人數據、企業和政府的數據的增加,若缺乏嚴格的管理與保護,可能導致信息泄露和個人隱私侵犯。因此,相關部門應實施嚴格的數據管理措施,包括數據匿名化和加密處理,確保個人信息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此外,提升從業人員的數據保護意識亦是關鍵,定期開展信息安全培訓以提高他們對潛在風險的敏感度,從而有效防范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
其次,數據整合與互通性問題也需要予以重視。城市治理通常涉及多個部門和領域,而不同來源的數據在格式、結構和語義上的差異常常導致信息孤島現象的出現,阻礙了高效決策的實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構建統一的城市數據平臺,制定標準化的數據接口,以促進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同,從而更好地整合數據資源。此外,數據合規監管機制有待完善,數據合規監管仍存在監管依據缺失、監管權限不明確、執法要求不統一等問題。特別是在城市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各類數據跨行業、跨機構的交換傳輸越來越多,數據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數據合規監管機制需進一步完善。此外,技術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智慧大數據的應用至關重要。政府應加大投資力度,建設高速網絡、數據中心以及云計算平臺,以滿足城市治理對信息處理和存儲的需求。通過優化技術基礎設施,確保信息的快速、高效處理,可以顯著提升治理能力。
最后,公眾參與和教育也是推動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環。建立透明的信息反饋機制,鼓勵市民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參與到城市治理中,不僅能夠提升公眾的認同感和滿意度,還可以為管理者提供寶貴的民意信息。
(作者單位: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