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創新與用藥安全”的第二屆安全用藥企業家責任論壇暨中藥質量與發展對話11月28日在京舉辦。本屆論壇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中國經濟網主辦,中國中藥協會、全國工商聯醫藥商會聯合主辦,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協辦。圖為九芝堂集團總工程師孟祥云發表《以創新引領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王婉瑩/攝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16日訊 (記者 郭文培)“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服務公眾健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質量、療效作保障、贏口碑。”11月28日,在中國經濟網主辦的第二屆安全用藥企業家責任論壇暨中藥質量與發展對話上,九芝堂集團總工程師孟祥云作題為《以創新引領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分享。她表示,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在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探索產品質量和療效的精益求精,以協調、高效的組織結構,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保證產品質量穩步提升,持續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指出,中西醫并重方針仍需全面落實,遵循中醫藥規律的治理體系亟待健全,中醫藥發展基礎和人才建設還比較薄弱,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中醫藥傳承不足、創新不夠、作用發揮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實施中醫藥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以上問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中醫藥企業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如何做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孟祥云表示,首先,中藥企業要順應中醫藥產業發展趨勢。在醫藥工業增速進入個位增長時期,中醫藥企業要練好內功,重塑增長邏輯和發展路徑,利用好中醫藥資源,乘勢而為。
其次,中藥企業要轉變發展方式。中醫藥企業要透過政策找方向,體現“價值為王”。要從過去僅憑“醫保、獨家、空間好”的只重視市場的“單輪驅動”發展模式,轉變為不僅重視市場,更要重視產品的臨床、質量、科學內涵等科技價值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回歸醫療“救死扶傷”的本源價值,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打造品質優質、安全性高、臨床價值高的引擎產品。孟祥云介紹,今年4月,九芝堂疏血通注射液循證醫學臨床研究(SPACE)進行了揭盲,這是在國內外卒中領域第一個采用核磁影像客觀評價中藥療效的一項研究,用試驗數據證明了疏血通注射液具有確切的療效,且安全性良好。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監管部門、企業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但企業是主體。據孟祥云介紹,2018年九芝堂承擔了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中藥固體制劑智能工廠集成應用新模式”專項,該項目是以工藝和質量為依據、以關鍵制造環節為核心、以網絡互聯為支撐,實現關鍵工序數據實時采集,設備、能源情況線上管控,產品質量可線上追溯,為企業生產優質中成藥奠定了基礎。
當談及九芝堂如何踐行安全用藥時,孟祥云告訴記者,作為擁有369年發展歷程的中華老字號企業,規范化生產是九芝堂發展壯大的首要因素。“下一步,我們會加大老產品的二次研發力度,用數據向老百姓證明我們生產的藥品療效好、安全可靠,讓患者更信任我們的產品。”
(責任編輯:朱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