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葉琳
“中國家用電器出口448144.5萬臺,同比增長20.8%,出口額7122.0億元,同比增長15.4%。”2024年全年中國家電出口取得了顯著成績。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家用電器企業持續創新和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不斷加強國際合作,實現了持續穩健的發展。
出口呈現諸多亮點
2024年,中國家用電器出口市場日趨多元化。歐美地區是中國家用電器,尤其是白家電的主要出口市場,這些市場對家用電器產品需求強勁,為中國家電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東南亞、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對中國家用電器,尤其是白家電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為中國家用電器出口提供了新的增長動力。其中,中國白家電對墨西哥、巴西、泰國、阿聯酋、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地區出口呈大幅增長。中國家用電器產品的高性價比和定制化服務受到了海外新興市場的青睞。
從產品類別來看,2024年大型家用電器如空調、冰箱、洗衣機等依然是出口的主力軍。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中國空調出口5678萬臺,同比增長28.0%,出口額591.25億元,同比增長22.6%;冰箱出口7397萬臺,同比增長20.5%,出口額656.60億元,同比增長22.5%;洗衣機出口3004萬臺,同比增長13.8%,出口額244.69億元,同比增長10.4%;電視機出口10110萬臺,同比增長10.9%,出口額1040.37億元,同比增長15.6%;電扇出口56536萬臺,同比增長43.6%,出口額448.27億元,同比增長20.7%;吸塵器出口15241萬臺,同比增長21.9%,出口額388.09億元,同比增長10.7%。
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去年,中國家電企業積極研發新產品,滿足海外市場的不同需求。例如,為使產品更貼近歐洲市場用戶,美的家用空調推出一站式全屋能源解決方案,該方案融合CirQHP熱回收技術、CirQHP混動熱泵方案以及MHELIOS能源管理系統,能夠解決歐洲市場復雜的制冷制熱及熱水使用問題,這套解決方案在國際市場上收獲了大量新粉絲。再如,中廣歐特斯憑借著創新產品拓展歐洲市場。該公司推出歐洲熱泵三聯供全系列產品、全系列VRF產品應用方案等,成為其進一步開拓意大利、法國、荷蘭、德國等市場的利器。
又如,針對海外市場在酒店、寫字樓等商業場景的清潔需求,科沃斯推出專注吸塵的商用清潔機器人DEEBOT PRO K1 VAC,該產品采用大風力無刷電機,直通式風道設計,20KPA大吸力直接觸達地毯,能夠吸凈藏匿在地毯深處的灰塵、碎屑、毛發,該產品創新了V型螺旋滾刷,結合特有角度的植毛設計,使用柔性刷毛材質,減少薅毛,受到了海外客戶的認可。
隨著全球對環保節能產品的重視,中國家電企業紛紛推出眾多綠色產品,在去年國際市場上表現出色。比如,美的推出了多款節能產品:美的燃氣壁掛爐以卓越的熱效率為居住空間提供穩定高效供暖解決方案,全新C20系列采用尖端直流變頻技術,可顯著降低燃氣消耗,節約用戶采暖成本;美的GLORY PRO空調以創新技術樹立行業新標桿,搭載第四代電子控制系統,實現高效兼容性,在節能和精準控溫上實現進一步的技術突破。此外,美的洗衣機還推出的碳足跡核算平臺,可清晰獲取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信息,緊跟海外用戶青睞綠色低碳產品的消費趨勢……在2024年的各大展會上,這些綠色節能產品一亮相,即收獲了新訂單。
企業加速海外布局
過去的一年,中國家電企業通過加強品牌建設、推進本土化運營等措施加速布局海外市場,拓展了產品的銷售渠道。
體育賽事對全球觀眾極具吸引力,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電企業認識到,海外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能夠為其提供廣闊的營銷平臺。企業通過贊助,能夠覆蓋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擴大品牌影響力,增加產品的銷售機會。2024年,海爾作為全球官方合作伙伴亮相羅蘭·加洛斯法網賽場和體驗區,不僅為球迷們帶來了更多驚喜,也提升了企業品牌的知名度。此次比賽期間,海爾在貴賓區設立品牌展示區,為高端用戶深入了解、體驗海爾智慧生活解決方案提供便利。通過贊助此次體育賽事,海爾品牌在歐洲市場的認可度也實現了進一步提升。長期以來,海爾十分重視自主品牌的建設,通過“自主創牌”和“三位一體”戰略,以全球化服務全球化,以本土化推進全球化,在全球設立起35個工業園、143個制造中心和23萬個銷售網絡,海爾Haier、卡薩帝Casarte等七大品牌銷售遍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10億+用戶。
近年來,海信堅持自主品牌出海,堅持全球本土化,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2024年8月,海信埃及電視工廠項目正式簽約,據了解,海信埃及電視工廠項目占地約200畝,預計今年投產,除滿足埃及本地需求外,其產品還將出口至阿盟、北非、東非在內的21個國家和地區,并逐步擴大至西非、歐盟和美洲。目前,海信在全球設有34個工業園區和生產基地、26個研發中心,建立了研產銷供服一體化的全球化布局。2024年,海信明確提出構建“5+1”全球區域運營中心,加強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研發、本土化人才培養,由單引擎升級為多引擎驅動模式,打造全球資源共享的研產銷一體化平臺,實現可持續的跨周期業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