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常青 本報記者 朱海
2024年以來,江西省宜春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確保校園食品安全責任落實、確保食材原材料可溯源、確保餐飲具清潔衛生、確保從業人員有效管理和規范操作“四個確保”目標,高位推進、靶向施策、協同協作、落實責任,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高位推進
確保政策落實落地
2024年1月,在宜春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學校學生“放心用餐”工程入選宜春市政府2024年度重大民生實事項目;2024年2月,宜春市政府研究并通過《宜春市學校學生“放心用餐”工程實施方案》;2024年3月,宜春市委將學校學生“放心用餐”制度改革確定為市委書記領銜項目,一體推進校園用餐工程體系建設;2024年5月,宜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出臺《宜春市探索學校學生“放心用餐”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在經營、管理、監督等方面積極探索改革,著力構建規范、安全、高效的學生“放心用餐”制度,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營養健康。
宜春市食藥安委將校園食品安全排查、糧食質量安全等作為整治重點納入年度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宜春市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多次主持召開局黨組會、專題會研究部署學生“放心用餐”相關工作,駐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市局分管副局長經常性會商調度推動,切實扛起保障學校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
宜春市將校園食品安全當作“頭號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督導校園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機制落實情況,抓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市政府將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確定為政府重點工作任務并跟蹤落實;市政府專題研究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多次開展現場調研。
截至目前,宜春市學生“放心用餐”工程已覆蓋市直中小學校、高校和3縣4區20余萬師生。
靶向施策
構建立體防護體系
“校園食品領域量大面廣、經營形式多樣、責任主體多元,具有復雜性、敏感性和艱巨性。”宜春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歐陽琨介紹說,該局分類施策,強化監管、抽檢、執法三位一體,嚴格閉環監管,構建校園食品安全立體化防護體系。
該局指導“放心用餐”承包經營企業嚴格落實食材采購索證索票和食品留樣制度,探索建立“食材二次快檢”制度,在食材分揀配送中心倉設置駐點檢測點,將禽蛋、蔬菜、水產、冰鮮、干調、家禽家畜入庫分揀配送并進行二次檢測,對食材品質再把關,對檢測出的不合格食品進行追溯處理。同時,組織市、縣(區)、鄉鎮(街道)3級市場監管部門集中對校園食堂大宗食材、餐飲具、食用農產品等開展全覆蓋抽檢,對全市1290家學校及周邊單位實施專項抽檢監測,對不合格產品全部依法處置。
該局針對學校食堂布局不合理、“三防”(防蠅、防塵、防鼠)設施不到位、清洗消毒保潔設施不全等問題,推動學校食堂提質改造。目前,該市共投入1522.7萬元,改建、擴建學校食堂180家,配備“三防”、清洗消毒、冷藏存儲設施設備968臺(套),學校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該局組織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及專家開展風險研判,會同宜春市教體局、市衛生健康委進行會商,召開餐飲具抽檢監測風險預警交流會,督促學校改善清洗消毒保潔設施,規范從業人員操作,確保餐飲具清潔衛生。
該局指導學校加強食堂文化建設,通過宣傳欄、宣傳海報、標語橫幅等,加強勤儉節約、文明餐桌、衛生健康等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推動將食育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重要內容,積極開發特色教育課程,結合傳統節慶日等契機,通過主題班會、食育課堂、美食制作、勞動實踐等形式,加強學生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傳統文化等教育。目前,該市共打造食育試點學校12所、培育食育工作者187名、發展食品安全科技志愿者1868名、開展食育科普進校園活動103次。
多方協同
建立共治共管格局
2024年12月27日,李先生等家長代表在宜春市袁州學校食堂負責人的帶領下,仔細查看食堂公示牌,了解“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參觀食堂庫房、切配間、烹飪間、洗消間、配餐間、留樣區等區域,詳細了解食堂食材采購、儲存、加工、烹飪、打餐、清洗消毒、食物留樣等環節的操作流程。這是宜春市校園食堂安全共治共管的一個縮影。
宜春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在用好“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的基礎上,督促學校將學生用餐納入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每日將菜品圖片、名稱、配比、價格等信息上傳至平臺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同時,配合教育主管部門定期對學校“曬餐”情況進行審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整改,對于“曬餐”與實際情況不符等問題線索,移交相關部門依法依規查處。
該局鼓勵學校設立食品安全家長義務監督員,定期邀請家長代表到學校食堂陪餐用餐,監督飯菜質量、衛生營養和價格;要求學校建立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實行原材料采購價格日公示、帶量食譜周公示、收支結算月公示、經營情況年公示“四公示”,自覺接受家長監督。同時,定期邀請家長參與學校食堂滿意度測評,公開公示測評結果。目前,該市中小學校共有家長義務監督員8000余名,進一步增強了學校和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
補齊短板
推動“四方責任”落實
宜春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補齊學生“放心用餐”短板,切實落實“四方責任”。
在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上,把全市學校納入食品安全包保督導范圍,63家A級食堂由22名市領導包保,其余按照用餐人數分別由縣、鄉、村干部包保,把學校食堂列為風險較高主體,包保干部一年現場督導2次以上。
在落實行業管理責任上,聯合宜春市教體局、市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開展“星級學校食堂”評選,每學期開展學校食堂評估,并實行動態管理,對連續評選排名倒數的約談學校相關負責人。
在落實部門監管責任上,完善食堂“全鏈條”“一站式”數字化監管平臺,運用AI智能管理技術,對食材采購、加工、配送、清洗、消毒、留樣、餐余垃圾處理等關鍵環節進行24小時巡檢預警。截至目前,該市市場監管系統共開展校園食品抽檢2837批次,實行“放心用餐”工程管理的學校食材抽檢合格率為100%。
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上,出臺“放心用餐”工程監督管理實施辦法,指導學校食堂建立健全人員操作、環境衛生、用餐管理、應急處置等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全方位、全過程制度化管理;出臺宜春市中小學校外配餐管理辦法,對企業配送餐行為進行規范;學校食堂實行食品安全“雙總監”負責制,共同抓好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確保廣大師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本文圖片由宜春市市場監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