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5日訊(記者 鞠然)1月14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醫藥企業防范商業賄賂風險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我國醫藥領域商業賄賂行為時有發生,違法手段隱蔽性強、花樣不斷翻新。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楊洪豐先生表示,醫藥領域商業賄賂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除了醫藥行業市場競爭激烈、醫藥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醫藥企業合規經營意識不夠、合規管理存在制度性漏洞。
據介紹,《指引》共四章49條,分別為總則、醫藥企業防范商業賄賂風險合規管理體系建設、醫藥企業商業賄賂風險識別與防范、醫藥企業商業賄賂風險處置。相對于現行法律法規和醫藥行業相關政策文件,《指引》的主要創新點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貼近行業實際,注重具象化描述和實操性指導。《指引》梳理匯總形成覆蓋醫藥購銷領域全業務、全流程、全鏈路的九個場景的商業賄賂風險點。針對每個具體場景,列出正面、負面兩張參考“清單”,以規范事項給予正向引導、以風險識別與防范事項給予負向警示,為醫藥企業防范商業賄賂風險合規管理提供清晰、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
二是風險分級列舉,引導企業正確辨識風險層級。《指引》對醫藥企業各具象場景內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根據風險等級進行明確的分類提示。對于醫藥企業經營行為的規范要求,劃分為應當、可以、建議、倡導四個檔次進行規范提示。對于醫藥企業應予識別、防范的風險,按照違法性風險程度,劃分為禁止、避免、關注三個檔次進行分類規制。
三是完善風險處置,幫助企業有效實現風險防控。《指引》在引導醫藥企業準確識別、評估、分級商業賄賂風險的基礎上,提出對于商業賄賂風險的分類處置預案,引導企業樹立主體責任意識,提升自我合規管理積極性。
楊洪豐強調,《指引》的發布將為醫藥企業及相關第三方提供具體、明晰、可操作的合規參考,幫助企業正確識別和有效管控商業賄賂風險、建立健全合規管理體系,從而持續規范和凈化醫藥行業市場秩序,促進醫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