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宗慶后,1945年出生,浙江杭州人,娃哈哈創始人,現任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自1987年成立娃哈哈,30年來宗慶后通過產品創新和卓越的營銷策略,使娃哈哈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也是最具競爭力的民營企業之一。宗慶后歷任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提交各類建議、議案197個,被譽為“建議大王”、“最給力”代表。2016年胡潤百富榜發布,宗慶后家族以1120億元財富位列第五名。
三十而立。
30年的奔波忙碌,30年的務實專注,宗慶后將娃哈哈一手培養成國內最大的飲料企業,連續19年占據中國飲料行業銷售收入、利稅、利潤排名第一。在宗慶后看來,如果說娃哈哈真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堅持主業發展,不斷創新;堅持小步快跑,不做自己沒有能力的事情,不負債經營;培養了一支拉得出、打得響、過得硬且對企業比較忠誠的員工隊伍,通過聯銷體建立了一個很好的銷售網絡;誠信經商,有比較好的信譽和消費者基礎。
近年來,經濟形勢和消費環境的變化,讓娃哈哈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2016年不算太好,也算是馬馬虎虎。去年我們利潤大概50億元,和其他企業比起來還是可以的。”這是宗慶后對娃哈哈去年成績單的評價。他說,2017年,娃哈哈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再創輝煌。
做實體經濟的堅守者
沃爾瑪創始人薩姆·沃爾頓曾經說過:“我對自己要創立的事業規模沒有任何夢想。但是,我總是有信心,認為只要做好工作,很好地對待顧客,我們的前途一定無限。”這句話,用在宗慶后身上很合適。
宗慶后的人生經歷,可謂半生沉潛半生揚。青年時代,他在舟山海島上筑過壩,在紹興茶場里種過茶,在農村一待就是15年。1987年,當他承包校辦企業經銷部,為完成一年上繳10萬元利潤的任務,蹬著三輪車向杭州市上城區各個學校推銷文具、紙張、棒冰時,對于未來要創立的飲料“帝國”,這位42歲的中年人或許并沒有概念。
從代銷花粉口服液,到“娃哈哈兒童營養液”暢銷,從“小魚吃大魚”兼并杭州罐頭廠,再到不斷創新推出多元化系列產品,在對中國市場的精心“編織”中,娃哈哈在宗慶后的帶領下,逐漸成長為中國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飲料企業,總資產達400億元,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有80個生產基地、180余家子公司,擁有11大類160多個品種的產品。宗慶后本人也多次問鼎中國內地富豪榜首富。
從2014年起,受網絡謠言影響,娃哈哈一些主要產品銷量下滑。宗慶后依然樂觀:“這說明我們的品牌基礎比較好,如果換成別的企業,可能就倒閉了。”2015年,在蒙代爾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娃哈哈位列飲料行業第一。2016年,在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等單位主辦的品牌價值評價活動中,娃哈哈也以533.86億元的品牌價值,成為“酒水飲料”類別第一名。
企業的成長、市場的認可,是對宗慶后“實干”最大的褒獎,在他身上,“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嘗遍千辛萬苦”的浙商精神,顯露無遺。30年來,宗慶后始終堅持專注主業、堅守實業。在他看來,老老實實創業,勤勤懇懇耕耘,認認真真奮斗,即使在最傳統的領域,也能做出一番大成就來。娃哈哈一直不融資不上市,堅持穩步發展。
然而,當前在一些領域和地區,“脫實向虛”現象比較明顯,一些企業家的心態和精神面貌也大不如前。宗慶后對此深感擔憂,在多個場合鼓與呼。“我始終認為,實體經濟是創造財富的經濟,國強民富都要依靠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應該為實體經濟服務,用來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宗慶后說,房地產過度發展,稅費負擔較重,實體經濟經營較困難,企業家信心受影響,很多人都跑去做房地產。
如何振興實體經濟?宗慶后告訴記者,調動企業家再次創業的積極性非常重要。比如,要下決心取消土地財政,解決投資實體經濟成本太高的問題;進一步降低稅費,減輕企業負擔。此外,還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勵科研人員大膽創新、成果轉化,促進國家和地方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
宗慶后對實體經濟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潛力依然很大,對于資金、技術的需求依然非常巨大,我們完全可以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掀起一輪新的吸引外資浪潮,推動我國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新一輪發展。”他認為,應當重點引進那些更高層次的、技術優勢明顯的企業,把“中國制造2025”戰略落到實處,使我國從制造業大國盡快向制造業強國轉變。
“我一點都不保守”
2016年底,在被問及如何評價馬云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的五大變革時,宗慶后說:“除了新技術,其他都是胡說八道。”此后,馬云在公開演講中似乎隔空回應,“不是技術讓你淘汰,是落后思想讓你淘汰,是不愿意學習、自以為是讓你淘汰”。
在這場大討論中,有觀點認為宗慶后過于保守。對此,宗慶后的回答是:“我覺得我一點都不保守。應該說,娃哈哈正是靠不斷創新才發展起來的。什么叫保守?一天到晚搞虛擬經濟把世界搞得亂七八糟就叫不保守了嗎?這也是不對的。”宗慶后并不認為實體經濟與互聯網是對立的。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做得好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能幫助實體經濟發展。但做得不好的話,對實體經濟傷害也比較大。
食品飲料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行業,可謂無創新即無未來。在宗慶后看來,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內容,企業家要在產品、技術、市場、組織形式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
“在主業上,要實現從安全到健康的轉型升級。”宗慶后說,消費者對于食品飲料的需求正逐步從飽腹解渴向保健養生轉變。為此,娃哈哈主動求變,重點從生物工程如菌種、發酵技術、中醫食療等方面尋求突破,研發新產品。2017年,娃哈哈推出了多種新品,其中“紅棗小米福養粥”“百合蓮子清養粥”發布當月,訂單就達到300萬箱。如何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宗慶后也在琢磨,“對他們胃口了,才能打開市場”。在發揮聯銷體渠道優勢的同時,娃哈哈成立了很多拓展隊,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
娃哈哈還開始向高新技術企業進軍。據介紹,娃哈哈成立機電研究院,已開發了碼垛機器人、投放料機器人、裝鉛鋅電池機器人,以及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2016年,娃哈哈研制的“高位高速碼垛機”獲得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一等獎。
宗慶后認識到,“一戶人家做領帶成功了,家家戶戶做領帶,做到全球銷量第一”的生產方式,在緊缺經濟時代發揮了很大作用,現在已不管用了。大企業實力強,應當成為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形成大企業牽頭,中小企業配套的專業化協作模式。
據了解,目前娃哈哈正在籌建“杭州國際科創小鎮”,瞄準全球創新高地,聚集全球頂尖大學的技術創新成果,為入駐企業提供技術、資金等產業升級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創新成果與產業化的無縫對接轉化。
實現人生價值更重要
宗慶后說話語速不疾不徐,但他向來直言敢言,也引發不少爭議。記者問,是否擔心這樣會給娃哈哈和自己帶來壓力?“也沒有什么好怕的。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就是要反映老百姓的心聲,要不你做什么人大代表呢?”從2003年到2017年,宗慶后連續擔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敢說真話,反映實情”,是他的履職原則。15年來,他提交各類議案建議197件,平均每年13件,內容緊貼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其中民生是他關注的重點領域。
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對宗慶后而言,人生價值的實現比享受財富更重要。他說:“現在對我來講,已經不是掙錢的問題,而是到了履行社會責任的階段。企業發展到最高層次,還是要得到社會尊重。”據統計,30年來,娃哈哈累計上繳國家稅金526億元,為慈善事業捐贈5.35億元,解決了3萬人直接就業。
宗慶后是雷厲風行的企業家,也是一個內心柔軟的人。在位于浙江工商大學的浙商博物館里,有3張這樣的照片:一張是1992年宗慶后獲得“杭州上城區經濟開拓功臣”10萬元獎金;第二張是2002年宗慶后獲得杭州市政府重大貢獻獎300萬元獎勵;第三張是2008年宗慶后在“抗震救災特別節目”現場。或因感激,或因喜悅,或因悲傷,每一張,宗慶后都在流淚。
2017年1月26日,農歷臘月二十九。娃哈哈集團擺起了145張餐桌,宗慶后請1400多名外來員工吃了一頓年夜飯,每人還包了500元的紅包。這年夜飯,已經請了29年。
宗慶后就像是娃哈哈的大家長,“關注小家、發展大家、報效國家”是娃哈哈的企業文化。在他看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首先要對自己的員工負責。雖然經營者是企業成功的決定因素,但必須靠全體員工的努力才能把企業辦好,要讓員工共享發展成果。“像我們這樣有利潤的企業,應該不斷提高員工收入。”宗慶后說。2016年,考慮到物價上漲較快,娃哈哈除了給員工增加50%年終獎額度外,還對在杭州的外來青年員工及外地分公司員工另增20%的年終獎金額度。
此外,娃哈哈還實行全員持股,入職一年后表現好的員工都可以有股份,每年享受分紅,2016年每股(1元)稅前分紅達0.80元。有人擔心這會變成平均主義“大鍋飯”,宗慶后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們定好了章程,每年評一評,表現好的提,表現不好的降。要是離職了,股份要收回來。”
隨著娃哈哈的發展,企業里年輕人越來越多。在宗慶后心里,這些年輕人就像自己的孩子。“收入是物質基礎,但是光有收入沒有開心的生活,也不行。”為此,娃哈哈成立了政治部、黨委、團委,還組建了藝術團,經常組織集體活動。
一直以來,“大權獨攬,小權分散”的企業管理模式,令娃哈哈實現了高效運轉。人們也在擔心,一旦宗慶后退休,娃哈哈將向何處去?宗慶后回答說:“現在還沒有什么退休不退休的,減輕點工作強度而已。像我們做慣的人,一旦不做了,反而感到更無聊。”宗慶后每天依然工作十幾個小時,在全國各地跑,只是沒有原來那么勤了。
女兒宗馥莉回國進入娃哈哈已有13年,未來是否有接班的打算?宗慶后說,企業的發展還是要靠制度,娃哈哈目前也在培養職業經理人。至于女兒,他爽朗一笑:“女兒有時候也不愿意全部接手,年輕人的想法和我們不太一樣。現在1/3的廠是她在管理。”
“我反正是隨便她的,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獨立性很強,判斷力也很好,我感覺也不會出什么問題。”這一刻的宗慶后,仿佛一位普通父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徐 達)
我們可以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掀起一輪新的吸引外資浪潮,推動我國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新一輪發展。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首先要對自己的員工負責。
做實體經濟堅守者
黑色夾克配白色襯衣,足蹬黑色布鞋,不疾不徐的浙江鄉音未改,這一切都讓宗慶后顯得頗為“老派”,有人認為他是最腳踏實地的中國企業家,對實體經濟有著近乎偏執的堅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經濟“虛實之爭”再度引發關注,實體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對峙,電商假貨、虛擬經濟沖擊實體經濟等話題受到宗慶后等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宗慶后認為,實體經濟,首先是創造財富的經濟,是解決就業的經濟,而且是富民強國的經濟,政府提出大力振興發展實體經濟,是很正確的。
事實上,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不是總量和速度問題,而是結構的均衡問題。我國經濟最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之一,就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嚴重不均衡,甚至脫節:金融領域和房地產領域出現了資產泡沫現象,非實體經濟聚集了過多的資源,嚴重削弱了增長新動力賴以形成的基礎,造成“實體經濟不實,虛擬經濟太虛”。
實體經濟是發展的動力源泉和堅實基礎。一方面,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往往誕生于實體經濟領域;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充分發展,虛擬經濟也將難以健康發展,甚至會出現因虛擬經濟過度膨脹而危害整體經濟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經濟發展到什么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實體經濟從來都是我國發展的根基,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實體經濟優化結構,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宗慶后這位商場上身經百戰的“老將軍”,當之無愧地稱得上實體經濟的堅守者。已帶領娃哈哈在實體經濟之路上奮戰30年的宗慶后,并不反對互聯網,娃哈哈近年來也已經通過對企業的互聯網改造,逐步實現了信息化系統對管理、生產、銷售流程的全覆蓋。但他堅持認為,虛擬經濟應該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兩者如長時間對立,“脫實向虛”問題長期持續,會產生危機。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促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要培育新的增長動力,關鍵是要把壯大、做優、提升實體經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
振興實體經濟的難點,在于轉型升級。要加快產業升級,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大力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智造向中高端邁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 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