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ce.cn/ce/xwzx/gnsz/gdxw/201801/12/W020180112764373814064.jpg)
對于股權眾籌及互聯網股權融資行業而言,2017年是深度洗牌的一年。在監管趨嚴、規范發展的金融監管主旋律下,湊熱鬧、趕風口、投機、套利、偽眾籌等類型的眾籌平臺逐步退出市場,行業野蠻生長的局面已基本結束。而真正堅持互聯網眾籌“初心”、秉承金融專業性、敬畏市場規則的平臺在默默深耕中,正展開新一輪布局。
2018年1月12日,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與中關村眾籌聯盟聯合發布了國內第一份《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合法與合規運營研究報告》。同一天,《2018互聯網眾籌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也由中關村眾籌聯盟聯合云投匯、眾籌之家、迷你投等會員單位聯合發布。兩份報告合計10萬余字,詳細闡述了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的法律法規、運營模式及風險防范措施,并對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的健康發展提出了建議。報告還詳細統計分析了2017年度全國眾籌行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收錄和分析了中關村眾籌聯盟部分會員單位的運營模式和相關眾籌項目案例。
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協辦了此次報告發布會。報告發布會在北京銀行中關村小巨人創客中心舉辦,30多家媒體和中關村眾籌聯盟會員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教授在做報告講解時介紹,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研究院與中關村眾籌聯盟將針對當前國內外股權眾籌及互聯網股權融資行業發展的現狀,從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研究、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合法合規、互聯網股權融資運營模式、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個層面合作開展調查研究、行業分析、政策建議、報告發布、企業培訓、論壇會議、企業診斷、投資者保護等工作。《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合法與合規運營研究報告》是第一項工作成果。
李愛君教授表示,金融發展必須堅定的一個原則即服務實體經濟原則,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產生并服務于實體經濟,應當以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為根本目標。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不能假借為實體經濟服務而實際上在體系內部循環,對實體經濟造成傷害。與傳統的金融方式相比,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兼具了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專業程度低、風險承受能力弱、投資風險高等特點。因此,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更需要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和保護。
中關村眾籌聯盟等單位聯合發布的2018互聯網眾籌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經過對互聯網等公開渠道的不完全統計信息整理,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國眾籌平臺共計280家,與2016年同期相比下降約33%,基本與2015年持平。其中,全國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即業內慣稱的股權眾籌平臺)共計76家,與2016年同期相比減少42家,降幅高達36%。其中,北京地區股權眾籌共計29家,與2016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1家,降幅達28%。
中關村眾籌聯盟會員單位、眾籌之家CEO王正然代表聯合發布單位做主題演講,講解行業報告。多彩投合伙人周海斌作為中關村眾籌聯盟會員單位代表,做了主題為“眾籌助力大住宿行業升級”的案例分享。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教授、中關村大河資本合伙人李榮閣、云投匯聯合創始人鄧力、迷你投CEO袁俊、愛就投創始人徐文偉等嘉賓還就“股權眾籌的未來發展之路”話題展開了圓桌討論。嘉賓們建議,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應當立法先行、穩步推進。
2018互聯網眾籌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新增眾籌平臺僅有25家,同比2016年下降約83%;倒閉平臺180家,同比2016年下降約13%;轉型或下架平臺20家,同比2016年下降約78%。
眾籌行業經過萌芽期(2011-2013年)、崛起期(2014-2015年)這兩個階段后,于2016年迎來行業前所未有的洗牌期。報告顯示,眾籌平臺數量在2016年達到高峰,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2016年延續了2015年高峰期巨頭涌入的態勢,互聯網巨頭跨界布局眾籌業務成為標配;二是汽車眾籌的突然強勢爆發,宛如為眾籌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隨著行業洗牌加劇,部分玩家轉型或退場,2017年眾籌平臺數量逐漸回落,在金融監管趨嚴的大勢下,行業逐漸進入規范發展期。
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眾籌行業融資金額達到215.78億元,同比2016年約下降5%,降幅較小。2017年全國股權眾籌成功融資金額為142.2億元,同比2016年減少14.4億元,下降9%;北京地區股權眾籌成功融資金額為48.3億元,同比2016年減少3億元,下降5%。
整體來看,2017年眾籌融資金額總體呈上升趨勢。年初因為春節緣故,投資額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但在春節過后,投資額增速達到一個小高峰。隨后融資金額緩慢下降,月融資金額基本維持在18億元人民幣左右。臨近年底,受政策利好等諸多因素,融資金額再次呈現上升趨勢,一度與2017年3月的高峰持平。
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國眾籌項目投資人次達2639.55萬,同比下降約52%。其中回報眾籌投資人次達2636萬,同比下降約52%,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投資人次達3.55萬,同比下降約39%。
綜合來看,在行業洗牌期階段,良幣驅逐劣幣,大量平臺被淘汰,優質的頭部平臺開始發揮作用,幫助更多創新項目。所以雖然眾籌平臺數量減少,但整體融資金額未出現大幅下跌。值得注意的是,受輿論大環境影響,投資人參與眾籌的熱度降低,眾籌投資人數量銳減,目前存留下來的投資人是眾籌投資的核心人群。
股權眾籌從誕生之日起就承擔著服務實體經濟、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使命。作為連接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橋梁,通過構建覆蓋資產端和資金端的、良性互動的生態,實現募、投、管、退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務,股權眾籌及互聯網股權融資平臺才能真正實現低成本、低門檻、高效率的初衷。
大浪淘沙之后,2018年將是股權眾籌及互聯網股權融資行業“提能力、引技術、強風控、建生態”的關鍵一年。而行業的穩定順暢發展,離不開政策和機制體制的保駕護航,業界期盼著著政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