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掀起了創業高潮。特別是在互聯網領域,誕生了一批估值不菲的優秀企業以及大量深入人們生活的互聯網產品。然而,有人認為,隨著市場格局的越發固定,互聯網創業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已經開始進入下半場。互聯網創業下半場機會何在?在近日舉辦的“尋找中國創客”第四季啟動峰會上,多位企業家以及投資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2009年8月,我們發布了微博,迅速成為現象級產品。如果把微博創業成功的原因總結一下,我認為有四點。一是符合趨勢,二是掌握時機,三是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四是要有很強的專注和堅持。我認為其中趨勢是最重要的。”新浪董事長兼CEO、微博董事長曹國偉表示,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經結束,平臺型公司的機會越來越少,未來的互聯網創業機會在于怎么利用好互聯網基礎設施,把互聯網基礎設施跟傳統行業結合,讓傳統行業的效率提升。這種機會沒有結束,還是非常多的。”
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包凡表示,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發展成績突出,新經濟在GDP里面占了很大比重,也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互聯網創業的下半場,主題是用數字來改造現實世界。也就是說,模擬經濟進入了數字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快速發展,這將是未來主要的底層公共設施。生活中的消費端、零售端也正在發生重大改變。中國制造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新技術進行升級。這些都將與數字數據緊密聯系。所以互聯網創業下半場要考慮的是,有了大量的數據以后,可以拿這些數據干什么事?”
近年來,互聯網的興起也從多個維度激活了文化產業。北京文投集團總經理戴自更表示,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值得重點關注。“文化產業面很廣,從電影、電視到各種媒體、書籍、自媒體、劇場,甚至游戲、時尚、旅游、體育賽事、知識變現等等,我覺得這些項目未來都是很好的投資領域。”
文化產業創業和投資的關鍵點在哪?“文化產業要關注人,尤其是創業者的創新能力和創意水平。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是有沒有出類拔萃的創新和創造能力。因此各位投資人一定要把重點放在找人上。”戴自更表示,文化產業創業要把握好大眾的需求,把握好節奏,包括文化消費在內的任何消費都有規律性,不能超越規律。
此外,還要注意將文化創意產業跟科技、互聯網、旅游、教育等因素結合起來,并且多關注小而精的文化市場。“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做到最好,是文創產業未來可期的一個發展方向。”戴自更說。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