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現“房荒”,與城市人口增長有極大關系。此外,去年冬季治污減霾,使得樓市施工量減少,供應不足
個別企業采取全款優先、捆綁搭售、惡意炒作的營銷方式,嚴重擾亂了西安房地產市場秩序,誤導市場預期,引起恐慌性購房
近日,陜西省西安市房地產市場持續走熱。一時之間,“一房難求”“全款付”“捆綁銷售”等成為市民議論的熱詞。其中,西安開發區一樓盤開盤就上演千人“搶房”風波。價格大漲導致“房荒”現象出現。西安樓市到底怎么了?針對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專家和有關部門。
商品市場供應是否平衡,與剛性需求有著極大關系。剛性需求增加,商品供給相對趨緊,剛性需求減少,商品供應趨松。西安交通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研究人員認為,西安目前出現“房荒”,與城市人口增長有著極大關系。2016年,西安全年新增戶籍人口只有9.27萬人,2017年達到25萬。進入2018年以后,西安為了吸引高素質人才,出臺了戶籍新政,大中專畢業生只需身份證與畢業證即可落戶,普通技術人員也被納入兩證落戶(身份證+技能證書)行列,這在過去需要提交的證明多達五六項。進入3月份后,西安市戶籍手續進一步簡化,申請者只需在手機上即可完成落戶操作。今年前3個月,西安新增落戶人口達到21萬人,4月份,剛剛過半,這一數字就攀升至30萬人。這些人員進入城市,很大一部分人需要新購住房,無疑拉動了樓市剛性需求。
陜西省房地產研究會會長、教授王圣學表示:“出現全款買房、市場過熱,最直接的原因是受西安去年冬季治污減霾措施影響,使得樓市施工量減少,蓋房速度減慢,供不應求,造成房源緊張。”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西安預計總計將推出約2697萬平方米、共22.55萬套房源。今年一季度計劃上市288萬平方米、2.5萬套商品房。去年冬季,西安出于對大氣環境整治的要求,大多數工程停工幾個月,根據目前統計情況來看,一季度只上市205萬平方米住房,部分樓盤并沒有按照預期計劃上市。同時,從去年至今樓市去庫存比較徹底。這就使得樓市供應出現暫時性短缺,加之一些不法商人惡意炒作,以及市民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波動性大,加重了市民的恐慌心理,因此出現了“一房難求”現象。
據了解,西安出現暫時性“房荒”,已經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相關部門表示將繼續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目標,毫不動搖地堅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
西安市國土局土地儲備中心副主任張劍說,2018年西安計劃供應住宅用地2.1萬畝(不含西咸新區0.38萬畝),較2017年增加42%。西安住宅用地供應將落實“兩個20%”原則,即:20%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20%用于限售價、限地價的“雙限房”建設,優先保障居住土地用于公租房建設,解決院校畢業生、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戶、農民工住房問題。“雙限房”主要用于引進優秀人才、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等。
西安市房管局局長夏俊山表示,西安房地產供應雖然出現了暫時性緊張狀況,但從總體上看,西安即將上市的房源還很充足,今年主城區及長安區計劃上市新建商品住房22萬套。截至目前,未上市的約20萬套,加上二手房,今年西安預計上市35萬套住房,應該能夠達到供求平衡。但是,由于個別企業采取全款優先、捆綁搭售、惡意炒作的營銷方式,嚴重擾亂了西安房地產市場秩序,誤導市場預期,引起恐慌性購房。西安將堅決打擊囤積房源、捂盤惜售、哄抬房價、虛假宣傳,制造、炒作、傳播不實不全房地產信息,誤導消費者,制造緊張氣氛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從4月份開始,西安已經對未按要求搖號銷售的部分項目,暫停網簽銷售,暫停企業新項目預售許可審批;對存在捆綁搭售、無證銷售的項目均予以查處。相信此舉能夠推動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雷 婷)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