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3日訊(記者周琳)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日前發布信息顯示,截至11月12日,共有11家證券公司設立的11只證券行業支持民企發展系列資產管理計劃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成立規模總計228.21億元。
11月2日以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積極貫徹落實證監會《關于支持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積極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通知》相關要求,對符合條件和備案標準的資產管理計劃實行備案綠色通道,于1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切實支持證券行業以實際行動紓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隨著今年以來一系列支持民營企業政策措施的出臺,股權質押風險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中泰證券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全市場股票質押業務規模持續收縮,截至10月底,根據中國結算數據,目前股票質押總市值為4.3萬億元,相比今年6月份下降22%,交易所數據估算場內市值約2.1萬億元,較6月份下降25%。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劍認為,10月份至今,保險資金首支化解股票質押風險專項產品成立,11家證券公司設立的證券行業支持民營企業資管計劃完成備案,短短數十天內,政策出臺和執行效率之高,表明監管層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的決心很大。預計更多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紓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的產品推出在即。
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認為,隨著后續多重政策持續推動,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風險將得到一定緩解,期待后續民企增信政策以及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的紓困資金落地,緩解流動性風險逐步緩解,減緩券商信用業務壓力。同時,應該看到,要從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服務民營企業發展,還應做足內功,提升民營企業生產效率,建設更好的營商和投資環境。
基金業協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基金業協會將持續做好備案服務工作,大力支持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發揮資產管理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支持具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渡過難關,長期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