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宏觀調控對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必須精準把握宏觀調控的度,主動預調微調、強化政策協同”,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宏觀調控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宏觀調控工作牢牢把握速度變化、結構變化、動能轉換三大特征,不斷調整理念、政策和方法,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各項指標符合預期。精準把握宏觀調控取向和力度,既是我們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一條寶貴經驗,也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重要啟示。
當前經濟運行平穩態勢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打下較好基礎,但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尤其是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復雜性增強,存在各種變數和挑戰。如何精準把握宏觀調控的力度,能否未雨綢繆,及時主動預調微調,進一步加強各方面政策的協同性、互補性,形成政策合力,就顯得非常重要。
還要看到,國內經濟運行中顯現的種種問題,有些是短期或周期性因素的影響,有些則是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使然。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把經濟運行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更加明確地區分開來,抓住制約經濟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癥結,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對宏觀調控取向的精準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準把握宏觀調控取向和力度,要高度重視宏觀政策、結構性政策和社會政策的協同性,使多重目標、多種政策、多項改革之間平衡協調聯動。宏觀貨幣政策要著眼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切實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結構性政策要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堅持向改革要動力。通過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土地、市場準入、社會管理等領域改革,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成長。社會政策要強化兜底保障功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確保群眾基本生活底線,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精準把握宏觀調控取向和力度,要適時盯緊經濟運行變化,主動做好預調微調。當前,受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影響,我國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為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必須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針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穩定總需求,不斷夯實穩增長根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根據經濟運行變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斷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明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宏觀調控工作至關重要。務必圍繞黨中央部署,緊緊咬定目標,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強化風險防控。同時,優化目標路徑,既要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為調結構創造良好條件;又要抓住時機積極推進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夯實根基。(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員)
系列評論: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