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吳佳佳)“近幾年,制造業當務之急就是要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在優勢中更加優勢,實現先進制造,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說。
從制造業起家,堅守、深耕制造33年,傳化對智能制造、智能服務有著切身體會,不僅致力于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同時大力發展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堅守實體經濟的主戰場。
“以數字經濟服務實體經濟,不僅成為了互聯網界的新共識,更是大國制造的轉型通道,也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路徑。我們傳化就在致力于這樣一個目標!”徐冠巨說到。
據悉,傳化化工精細化工與新材料板塊,已然成為行業中智能制造的樣板,在過去5年連續保持30%復合增長的基礎上,2018年效益增長更是達到40%以上。對化工等連續流生產來說,數字化、智能化的價值創造主要體現在資源效率提升方面,包括設備利用率、物耗、能耗和綜合經濟性優化等。
“變革的時代,制造業需要擁抱信息技術實現轉型升級,但不能讓制造業孤軍奮戰,‘智能制造’需要‘智能服務’。”顯然,徐冠巨并不僅僅滿足于推進智能制造。
早在2000年,傳化就判斷出制造業發展需要更好的服務,以此進軍物流領域,并在2003年首創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模式,通過打造智能物流平臺——“傳化物流網”幫助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十幾年來經過技術迭代,如今的“傳化物流網”利用數字技術發展產業互聯網、產業金融,形成強大的物流供應鏈服務體系,服務于生產生活資料的高效流轉,為供應鏈上各類主體提供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金融、智能信息等服務,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通過智能物流供應鏈服務為制造企業降本增效,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隨著數字經濟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重要驅動力,智能制造成為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徐冠巨坦言,制造業將成為數字技術的新藍海和新使命,只要拿出“智造”的心態,實現智能制造指日可待。傳化執著投身于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一步一個腳印,一年復一年,通過獨有的實踐,立志走向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全面實現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