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cgui"><samp id="8cgui"></samp></fieldset>
<table id="8cgui"></table>
<abbr id="8cgui"><th id="8cgui"></th></abbr>
  • <small id="8cgui"><input id="8cgui"></input></small>
  •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荊楚大地“紅色基因”代代傳

    2019年08月06日 07:22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鄭明橋 柳潔

      荊楚大地,紅軍搖籃。4支參加長征的紅軍隊伍,3支誕生在湖北,另一支隊伍——紅一方面軍的兩大主力之一紅三軍團也誕生在湖北;20萬長征紅軍,6萬來自湖北;16萬紅軍英烈中,4萬是湖北籍。

      在長征這首恢宏的壯歌中,湖北旋律慷慨激昂。

    位于湖北洪湖市的湘鄂西蘇區革命歷史紀念碑。

      紅軍搖籃

      8月1日,在湖北紅安縣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紀念館,一張張黑白圖片將時空拉回到1927年11月14日那個血雨腥風的紅色黎明——

      暴動,暴動!工農打先鋒,拿起刀和槍,一同去進攻!暴動,暴動!天下歸工農,再不當牛馬,要做主人翁!

      凌晨4點,黃安(今紅安)城下,“砰!砰!砰!”幾聲清脆的槍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等候已久的黃安、麻城起義軍涌向城門。槍炮聲驚天動地,騰騰烈焰映紅夜空。經過4個小時的激烈奮戰,農民自衛軍解放了黃安城。

      黃麻起義、荊江兩岸年關暴動、鄂北農民起義……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點燃革命烈火,荊楚大地赤潮奔涌。

      自1927年8月21日,羅榮桓領導通城暴動后成立的通城勞農政府,建立全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后,湖北相繼建立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贛、湘鄂川黔等蘇區和鄂豫陜游擊根據地。其中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贛3塊根據地,在其全盛時期擁有1000多萬人口,是僅次于閩贛中央蘇區的全國主要蘇維埃根據地。

      紅軍長征之前的鼎盛時期,在湖北及其相鄰地區誕生、戰斗的紅軍部隊發展到近10萬人,地方武裝約40萬人。湖北因此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誕生地和土地革命戰爭的重要根據地,成為紅軍長征前的重要戰略基地。

      1934年10月份,中央紅軍從于都出發開始長征。10月21日,行至江西信豐縣百石村,中央紅軍長征的第一仗打響了。

      作為開路先鋒,紅三軍團紅四師迅速與敵展開激戰,25歲的師長、湖北黃梅人洪超冒著槍林彈雨,沖在一線指揮。戰斗取得勝利,紅軍沖破第一道封鎖線,但洪超不幸被流彈擊中,成為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

      縱觀紅一方面軍長征史,均與湖北密切相關。另一支主力紅一軍團同樣擔當著中央紅軍的開路先鋒,先后經歷湘江血戰、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攻打臘子口等戰役。據統計,紅一方面軍中湖北籍團以上干部達97名,此后大多成長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

      在誕生于湖北的3支紅軍隊伍中,湖北籍將士的數量就更多了——

      信仰堅定,忠誠無私,英勇無畏,是紅軍將士的突出特質。憑著這種特質,3支誕生在湖北的紅軍隊伍行程4萬里,勝利完成各自的長征,會師陜北,共同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不忘初心

      7月26日,洪湖的波濤依然像80多年前一樣,拍打著瞿家灣碼頭的石階,在當年紅六軍下湖出征的地方——“紅軍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遇到了前來尋根的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合成某旅政治部副主任王雙峰一行。

      “我們旅過去是賀龍元帥親手締造和領導的老紅軍部隊,洪湖一直是部隊全體官兵的精神圣地。”王雙峰告訴記者,去年12月份開始尋根之旅,前后歷時15天,行程9000余公里,跨越了湘鄂川黔渝,完成了部隊組建到長征的尋訪。

      “父親常常跟我們說,紅軍就是要把天下老百姓的苦都吃了,讓他們能過上好日子。”賀龍的女兒賀曉明為王雙峰一行講述了紅軍在老區的征戰歷程。

      “洪湖是孕育初心的地方。過去紅軍的革命理想是‘看天下勞苦大眾都解放’,今天共產黨的初心是為百姓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是一脈相承的。”王雙峰說。

      7月28日,石首市桃花鎮紅軍樹革命烈士紀念園莊嚴肅穆。一進大門,3棵蒼翠挺拔的“紅軍樹”如擎天巨傘般撐起一片綠蔭,粗壯的樹干,依稀可見的凹痕或深或淺,昭示著那段崢嶸歲月。

      67歲的劉克樹是紀念園專職“守樹人”,從1988年至今已看護紅軍樹31年。劉克樹的父親劉道民,是當時石首桃花山蘇維埃政府主席。

      劉克樹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1928年,桃花山第一個地下黨支部在這里誕生,石首第一支革命武裝——石首工農革命軍在這里成立。1930年10月份,紅二軍團南征前夕,賀龍、鄧中夏、周逸群前來檢查“擴紅”工作,看到樹上有革命標語,樹下200多名新兵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的練兵場面,賀龍很高興,指著眼前一排黃芯樹說:“這幾棵樹,就叫紅軍樹吧。”離開時,賀龍對桃花山根據地的同志們說,一定要保護好這幾棵樹,等革命勝利了,讓青年娃娃們也來看看,不要忘了這段歷史。

      新中國成立后,劉道民一直守護著這幾棵“紅軍樹”直至去世。劉克樹說他現在也堅守著一個信念,就是要將紅軍樹守護到底,將革命先烈的革命意志守護到底。如今,“紅軍樹”已成為當地紅色教育基地。

      鄖西縣,一張宣傳單告訴你什么是紅軍;紅安縣七里坪,革命遺址群,見證200個將軍同一個故鄉;監利周老嘴、洪湖瞿家灣,是賀胡子(賀龍)帶領百姓鬧革命的地方;石首市桃花山,一排黃芯樹,伴隨紅軍發展壯大……如今,矗立在荊楚大地的千百個革命遺址,已經成為紅色傳承的最佳平臺。這些“精神地標”指引我們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明橋 柳潔)

    (責任編輯:劉江)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荊楚大地“紅色基因”代代傳

    2019-08-06 07:22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波多野结衣黑人| 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香港特级三A毛片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欧美在线视频导航| 免费传媒网站免费|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男女后进式猛烈XX00动态图片|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2021国产麻豆剧|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在线免费看视频| 无需付费看视频网站入口|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高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成年私人影院免费视频网站| 乱人伦中文字幕电影|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爱妺妺国产av网站| 再深点灬舒服灬舒服点男同|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花季传媒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