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6日訊(記者 李佳霖 郭靜原)在26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3家具有代表性的首都國企介紹了疫情期間保供應、穩運行、促發展有關情況。
首農食品集團董事、新聞發言人陳方俊說,集團生鮮日配生產企業與副食直營門店春節期間不停工、不停業、不漲價。農歷正月初二起,米、面、油等生產企業迅速復工復產,2月10日,企業復工率達100%。截至4月24日,三元食品累計向市場提供乳制品近16萬噸。白玉食品開足馬力三班生產,達產率120%,日供市場30余萬件。裕農公司、北菜集團日供蔬菜、食用菌等1600余噸。
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服務民生的都市輕工產業集團,擁有義利、北冰洋、紅星、金魚等眾多知名老字號品牌。該公司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組長、總經理助理周法田在會上表示,農歷正月初二,集團提前復工復產,開啟義利面包、糕點、熟食、主食、汽水生產線,生產達到飽和狀態,確保商超不斷貨。截至4月25日,共生產發出面包近2500噸、糕點近190噸、熟食近150噸、主食近140噸;春節期間,近150家百年義利連鎖店全部正常營業,備足面包、熟食等生活物資,最大限度保障首都市民生活需求。
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同仁堂也在持續推進民生保障,提升服務供給。同仁堂集團副總經理丁永玲在會上表示,集團下屬股份集團、科技發展集團、國藥集團等工業企業自1月28日起陸續復工復產,力保板藍根顆粒等疫情用藥生產。此外,集團在國內外2400多家藥店與零售終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產品及物資供應,并公開承諾不漲價。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