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北京冬奧會,我國體育健兒士氣高昂,多個項目實現突破,獎牌榜總成績也刷新了歷史。有趣的是,網友們發現,徐夢桃、武大靖等冬奧會冠軍都發表過研究自己運動強項的論文,這讓“寫論文順便拿個冠軍”系列話題沖上熱搜。而在去年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也親自給論文“跑數據”。寫論文“順便”拿獎牌,這種事越來越常見,反映了什么趨勢?
訓練的科技含量提高了。
中國冰雪運動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科技冬奧”專項為國家隊設計了各種模擬訓練系統,向科技要成績。風洞訓練協助運動員完成姿態減阻優化,這在夏季奧運會項目中已有展示,在冬季奧運會項目中更是成績突出;“六自由度運動系統”能模擬出全真的訓練環境,也運用到國家隊訓練中,讓冰雪運動員可以不受天氣條件制約,春夏秋冬都能進行最專業的練習。
一方面,這些高科技含量的系統訓練,可以通過采集運動員各項指標、數據,結合項目和運動員的訓練指標參數,為訓練方案的科學化決策提供支持。這也是一些優秀運動員的論文數據來源,“我為自己論文跑數據”的說法即來源于此。另一方面,運動員的訓練數據也可以反饋到國內各相關廠家,為各種高性能器材裝備的研發提供參考。例如,按照國際組織的相關標準,安踏自主研發了鋼架雪車鞋,產品依靠創新布局12項發明專利,打破了歐美品牌的壟斷。
運動員的職業生命延長了。
科學訓練讓更多老將能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馳騁在賽場上斬金奪銀,這也是運動員們能一邊拿獎牌一邊寫論文的原因之一。被網友搜出體育論文的徐夢桃、武大靖、齊廣璞,處于27歲到31歲的年齡段,這在運動員中屬于“老將”,在學者中又正是讀碩士讀博士需要寫論文的年紀。而更年輕的那些“00后”運動員,如蘇翊鳴等,也都是競技成績和文化成績雙優秀,未來也將有望加入“為自己論文跑數據”的群體中。
曾經有一段時間,由于單方面強調比賽成績,一些運動員文化成績較差,甚至過早中斷文化教育。如今,新一代運動員們文武雙全,一邊奪獎牌,一邊寫論文,這是近年來我國運動員總體文化水平持續提升的縮影,這既利于運動員的長遠發展,也利于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國家的綜合實力增強了。
北京是唯一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雙奧城市。國內外很多人比較北京2008年奧運會與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區別,“更自信了”“更從容了”是大家的普遍感受。爭奪獎牌不再是指標壓力,冰雪運動更重在參與精神。北京冬奧會推動了我國冰雪人才培養、冰雪運動普及,也推動了我國冰雪裝備研發、冰雪企業培育。運動員“文武雙全”,是高等教育普及、社會觀念轉型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綜合實力增強在體育領域的突出反映。
科技在競技體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能支撐幫助中國體育事業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隨著越來越多“文武雙全”的新一代運動員的成長,“寫論文順便拿獎牌”或將成為常態。(佘惠敏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