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巔峰使命2022”的珠峰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巔峰使命,是世界屋脊的守護擔當。“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是2017年啟動的國家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內容,已籌劃多年。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珠峰是青藏高原的標志。作為地球上最獨特的地質、地理、資源及生態單元,青藏高原是難得的“天然實驗室”,也是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預警區。此次科考從海拔5200米到8830米搭建了8個氣象站,其中4個在海拔7000米以上,實現了珠峰完整的海拔氣象梯度觀測,對于青藏高原及珠峰的基礎研究意義重大。
第二次青藏科考的背景是快速變化的全球生態環境,探秘第三極的深層意義正是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些科學探索將為守護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凈土、建設美麗的青藏高原作出新的貢獻。
巔峰使命,是無盡探索的精神傳承。珠穆朗瑪峰是大自然的杰作,人類對它的攀登和探索從未停止。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珠峰書寫勇于攀登的英雄傳承。1960年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實現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成功測量珠峰高度……自20世紀50年代起,我國開展了超過6次的珠峰科考活動,為世界最高峰測量“身高”和“體溫”,在一次次登頂喜訊中不斷實現新的突破。
此次“巔峰使命”任務有5支科考分隊16個科考小組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與,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儀器設備最先進的一次綜合性科考。他們在海拔8830米處架設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在8848.86米的地球之巔首次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冰雪厚度。他們傳承著前輩們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也用更加安全、科學、環保的科考行動豐富著新時代的登山精神。
巔峰使命,是不負時代的實力進步。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于20世紀70年代初啟動。當時中國的工業基礎和科技基礎都很薄弱,野外科考里,學生們只有地質錘、羅盤、筆記本“三大件”,老師們才能有照相機和氣壓表。幾十年來,在國家綜合實力提升和科技進步支撐下,科考裝備不斷升級換代。如今,已持續5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有國家提供專項經費保障,有無人機、無人船、探空氣球和飛艇應用于考察研究,本次“巔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任務還首次使用了直升機。
新時代的科考人無愧于國家的支持。近年來,中國科學家對青藏高原的研究論文數量和被引用率穩居世界第一,在青藏高原環境變化等某些領域的研究已處于國際第一方陣。與時代同頻共振,相信中國科學家將在廣袤的青藏高原上獲得更多新發現和新進展,將在相關科研領域擁有更多國際話語權。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新時代的攀登者,有守護世界凈土的擔當,有丈量世界之巔的勇氣,有探索地球之極的實力,這是不懈攀登,也是巔峰使命! (佘惠敏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