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廣東外貿企業出國參展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與出海搶訂單的飛機前后腳“出門”的,還有從廣東中山駛出的一輛大巴車,10家重點企業組團前往廣西賀州、貴港招工,拉開了跨省份招工序幕。很多工人還沒返鄉過年,“逆向招工”已經開始。
往年跨省份招工的時間一般集中在正月,現在企業家們顯然更急迫,他們搶時間趕進度的心情可以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找到源頭。2023年經濟工作已經有了方向,最先感受到“春江水暖”的一線企業正鉚足干勁、加快生產。
更好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企業底氣,確保工業生產穩定運行,需要相關部門未雨綢繆出實招、解難題,助力企業穩定生產。當前,不少企業的生產經營及訂單數量都開始回暖,用工需求旺盛。放眼全國,勇當先鋒的不只是廣東,同為勞務輸入大省的福建最近也專門出臺一系列穩工招工措施。
保用工就是穩生產。保障企業用工,對鼓勵企業增產增效、加快工業項目建設有重要意義。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突出保市場主體穩就業,落實好助企紓困、穩崗拓崗各項舉措”,釋放出促進經濟進一步回穩向好的積極信號。當前,幫助企業穩崗穩工,應繼續實施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確保穩崗穩工各項政策落地兌現。同時,加強企業用工監測,及時掌握務工人員返鄉規模、返崗意愿、就業需求等信息,提前謀劃招工措施,支持企業采取共享用工等方式解決燃眉之急。
歲末年初是外出務工人員春節返鄉的時刻,為他們回家團圓提供暖心服務,也能起到招工穩工的積極作用。相關部門應及時發布交通、天氣等信息,為返鄉人員設置購買火車票、汽車票的綠色通道,按規定落實外出務工脫貧人口交通費補貼等。讓返鄉務工人員高高興興回家,讓留下來的勞動者在崗位上過好年。既要倡導面向留崗人員開展集體過年等活動,更需設身處地維護工人關心的工資、休假、福利等權益,讓他們工作干得舒心,過年過得開心。
保生產、保用工,早一步邁出主動出擊的步伐,就能快一步贏得穩經濟、穩增長、穩就業的主動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敖 蓉)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