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三季度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經濟頂住了壓力、穩住了規模、提升了質量,為世界經濟復蘇持續注入信心和動力。
當前,全球通貨膨脹持續、金融市場動蕩、債務壓力上升,國際市場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各國經濟都面臨不小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以自身穩定發展給不確定的世界經濟帶來寶貴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1/3。高盛集團發布報告認為,隨著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中國市場已進入買入窗口期。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彰顯出中國市場強大持久的吸引力。
今年以來,外商對華投資熱度持續升溫。特斯拉在上海新建儲能超級工廠;空中客車公司在天津建設第二條生產線;阿斯利康與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外資企業以實際行動對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上半年,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4萬家,增長35.7%。發達國家對華投資保持增長,其中法國、英國、日本、德國投資分別增長173.3%、135.3%、53.0%、14.2%。
世界矚目中國,原因在于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和態勢是強勁的。從投資回報看,今年一季度,中國貿促會對600余家外資企業進行調研訪問,超八成受訪企業預期今年在華投資利潤率將持平或有所增加。從市場機遇看,依托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備的基礎設施、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日益深入的開放戰略,中國市場正成為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孵化器、試驗場和展示推廣平臺,兼具巨大商業價值和創新策源地屬性。
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大環境下,中國積極擴大高水平開放,持續優化貿易結構,同世界各國加強經貿往來,不斷開拓中外互利合作新空間。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達20.1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從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增加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到同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外商投資法;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到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國向世界展示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促共贏的堅定決心,讓“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的共識更加清晰。
應當看到,經濟發展從來不是一馬平川。在任何發展階段,壓力和挑戰都是并存的。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面向未來,中國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經濟結構持續向優、增長動能持續增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重要支撐,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機遇。 (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