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訊 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家郵政局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名單,新疆有3地入選。
為了指導各地更好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完善現代化農村交通運輸體系,前期,幾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了“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經過自主申報、省級推薦、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遴選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108個。
新疆入選的3地典型案例為:若羌縣《聚焦“農村公路+”模式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新和縣《做實融合發展文章 助推鄉村產業振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阡陌縱橫農村路 鋪就發展快車道》,它們亮點何在?
十來年,若羌縣積極探索“農村公路+”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推動農村公路與物流、產業、資源、旅游、鄉村治理高品質融合,有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四好農村路”發展再上新臺階,于2023年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自治區示范縣。
截至2023年底,若羌縣農村公路約有1885.386公里,全縣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100%,農村公路等級、鋪裝比例逐年提升,列養率達100%,基本建成了“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安全便捷、舒適高效”的交通運輸服務網絡。
新和縣“五橫四縱一環線”縣域公路體系。案例截圖
新和縣充分考慮農村公路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構筑“五橫四縱一環線”縣域公路體系,對外重點建設與周邊拜城、庫車、沙雅等縣市連接的雙通道,持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打造縣域半小時交通圈。
近年來,新和縣累計投入2.1億元,建成農村公路“森林走廊”600余公里,景區間旅游道路21.5公里,高品位打造鄉村旅游公路150余公里,帶動“沙漠花海”“天籟加依”成功創建4A級旅游景區、建成星級農家樂7家,近年來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525.5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4.691億元,真正做到道路延伸到哪里、景觀大道就靚麗到哪里、鄉村旅游就繁榮到哪里。
怪石峪景區的公路。案例截圖
多年來,兵團第五師雙河市持續發力,連續多年將農村公路建設納入“十項民生實事”,助力師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年成功入選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兵團第五師雙河市堅持景區旅游點規劃到哪里、農村公路就修到哪里的原則,圍繞師市“一山九園”“四城五帶”旅游發展總體布局,重點連接古道康養溫泉、怪石峪、賽里木湖、艾比湖等著名景區,把公路延伸至牧業點和連隊景點,給各團場、連隊帶來旅游消費人群,成功興辦了一大批團場、連隊農家樂、民宿等農文旅特色產業,吸引了諸多游客。2023年,兵團第五師雙河市累計接待游客297.27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長68.32%;實現旅游收入13.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85%。
2014年以來,全疆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過千億元,十年間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11.99萬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疆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5.58萬公里。十年來,新疆因地制宜推廣“農村公路+產業”“農村公路+電商”“農村公路+旅游”等發展模式,推動農村產業興旺發展。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