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和安全是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頭等大事。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兼顧出行安全和使用便利,不僅能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也將加快電動自行車行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日前對外發布,在安全性和實用性上進行了修改完善,兼顧出行安全和使用便利,不僅能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也將加快電動自行車行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電動自行車是貼近民生的大行業。由于成本低廉、使用便捷,電動自行車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基礎性交通工具。我國是電動自行車生產、消費大國,截至2024年底,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約4億輛,且年產量和市場規模增速迅猛。電動自行車行業涉及電池、電機、控制器等零部件制造以及整車組裝等多個環節,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協同發展。2024年,我國電動摩托車和自行車熱銷海外市場,出口值首次突破400億元,顯示出海外市場的強勁需求。
爆發式增長也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最突出的莫過于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電動自行車引發火災事故。表面看,原因包括電池故障、電動自行車線路老化破損、充電器不符合標準等,歸根結底在于行業整體質量保障能力依然偏弱。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使用劣質原材料、縮減檢測項目,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不合格;相關監管仍待加強,不少車輛存在違規生產改裝情況,其最高車速、蓄電池電壓、電動機功率等技術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成為安全事故重要誘因。
跑得快更要跑得穩。質量和安全是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頭等大事。從新國標細則看,減少塑料件使用、強化非金屬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是為了延緩火災蔓延速度,降低燃燒強度,減少火災發生時有毒氣體釋放量;嚴格限制電機最高轉速等關鍵參數,是要確保車輛無法超速行駛;縮短車輛制動距離,將降低碰撞事故發生風險;鼓勵安裝后視鏡,是為了提高車輛行駛安全性。新國標還從技術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裝門檻,以逐步減少乃至杜絕改裝行為。
標準不能與需求脫節,安全也要兼顧實用。近年來,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出行半徑擴大,部分電動自行車違規改裝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為了迎合消費者日常出行需求。為此,新國標適當放寬了個別對安全性影響不大的指標,比如提高鉛蓄電池車型重量上限,不再強制電動自行車必須具備腳踏騎行功能,還鼓勵安裝后視鏡等。這些舉措將提升產品實用性,節約生產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續航里程更長、使用體驗更好的產品。
新國標將有效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我國有700多家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存在“散、亂、差”局面,產業集中度不高、企業創新研發能力弱、質量保障能力不足、產品抽檢合格率不高等問題亟待解決。新國標對整車及關鍵部件的生產能力、檢測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正是要推動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和裝備,完善生產過程質量監控手段,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通過規模化生產不斷降低生產成本,逐步淘汰不具備質量控制能力的作坊式企業,從而提升行業集中度。
電動自行車行業將向著智能化、高端化邁進。智能制造、智能控制、高效電池、輕量化材料等已被廣泛應用于電動自行車企業和產品中,提升了質量和性能,滿足了消費者對環保、便捷出行的需求。此次新國標增加了對車輛北斗定位和動態安全監測功能等要求,正是順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提高電動自行車信息化水平和安全風險防范能力,將推動行業加速走向智能化、高端化。 (作者:黃鑫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