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至24日,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年會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地緣緊張局勢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方主張應當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彰顯了大國擔當和天下胸襟。
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與個別國家搞各種形式的“脫鉤斷鏈”“筑墻設壘”有很大關系。歷史數據和經驗表明,打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
“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2021年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特別致辭中,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指明了方向。世界命運應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由各國共同分享,這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堅持多邊主義,就必須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反對單邊主義和各種“偽多邊主義”。
當前,在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面前,各國命運與共,應該相互視對方的發展為機遇而非挑戰。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全球合作晴雨表》報告稱,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局勢,合作是應對重大經濟、環境和技術挑戰的必然選擇,這與中國強調進一步開放合作的主張不謀而合。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引領下,中國提出并推動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重大倡議,為解決全球面臨的發展赤字和安全挑戰貢獻智慧和方案。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以發展“穩”、動能“新”、結構“優”的成績單,為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和穩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24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3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近些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貢獻率基本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更多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政策,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展望2025年,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對華合作的決心也沒有變。中國將繼續高擎多邊主義火炬,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便利化。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