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春熙路去‘趕集’啰!”就讀于成都市鹽道街小學的李嘉藝牽著奶奶的手來到了她的第一個“趕集”點位——春熙路商圈黨群服務中心。600余平方米的活動空間充滿歡聲笑語,“奶奶,我先去做年燈啦!”李嘉藝徑直跑到了活動中心一個攤位。
今年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也是素有“百年金街”之稱的春熙路開街100年后的首個春節。1月22日,“家在春熙·暖心過年”新春體驗系列活動開啟。一個個活動點位如同紅火的集市,聯動起春熙路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及多個社區服務空間、商圈服務陣地。同時,“文明新風九大行動”同步開展,實現了聚人氣、添喜氣的目的。
相比一些熱鬧的攤位,寫春聯的攤位安靜許多,老人們排著隊,等候春熙路街道金暉書畫院院長何東升揮毫潑墨傳遞祝福。“每年春節前,到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寫春聯是我們書畫院的‘保留節目’,也是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的好機會。”何東升說。
在春熙路街道鹽道街社區的廣場上,轄區居民準備了熱鬧的迎春歌舞會。“大伙兒組織了傳統歌舞、非洲鼓等節目,歌舞會間隙穿插抽獎、表彰環節,我們還邀請了環衛工人、快遞小哥一起參加活動。”春熙路街道鹽道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武建濤介紹。
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成都旗艦店位于春熙路步行街北口,這里是步行街人流最密集的點位之一。“朋友們快過來,嘗一杯暖心暖胃的姜茶!”身著深藍色工作服、戴著“春熙孃孃”的紅袖章,春熙路街道總府路社區“春熙孃孃”志愿服務隊隊長陳朝珍扯起嗓門兒,招呼過往行人。不少市民、游客品嘗完姜茶后,轉身就到一旁的義診點位排上了隊。
長長的集市上,各家各戶都有“看家本領”。手機免費貼膜、首飾清洗維護、家電購置國家補貼宣傳等暖心服務讓人目不暇接。相約、相聚、相融的喜悅氛圍如同一條情感匯聚的錦帶,串起了“百年金街”的消費熱潮。
如今,春熙路商圈已聚集各類品牌首店700余家,2024年客流量突破2億人次,實現營收近千億元。青年磁場購物中心主理人闞夢瑩對新的一年充滿信心,“為了打造街巷文旅新場景,商場里沒有設置傳統的格子間銷售業態,而是由商家自行設計銷售點位,200多個潮流品牌近45%是全國首店或西南地區首店”。在這個新春,春熙路不僅承載著傳統節日的歡樂,更展現出蓬勃發展的商業活力與創新魅力。(經濟日報記者 劉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