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2月1日電 題:從“吃飽”到“吃好”新春佳節里的舌尖幸福
中新網記者 李佩珊
蛇年新春,中國各地鄉村年味濃郁,村民們的飯桌上,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從過去的“吃飽就行”到如今的“吃出健康、吃出品質”,精致而健康的飲食折射出民眾舌尖滿滿的幸福。
從“粗茶淡飯”到“豐盛佳肴”
這幾天,位于六盤山腳下的寧夏固原市隆德縣溫堡鄉溫堡村的村民王大偉家中無比熱鬧,回娘家的女兒女婿、串親戚的老少讓家中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氛圍。
與往年不同的是,王大偉家今年的待客餐桌上多了許多“新面孔”:新鮮的深海魚、進口的牛排、有機蔬菜、榴蓮車厘子等進口水果……“以前過年能吃上肉就不錯了,現在能吃到的美食越來越豐富了。”王大偉表示,隨著網購和物流的發展,他置辦年貨的方式也從線下轉至線上,讓家里多了許多新食材。
王大偉家的變化并非個例。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村民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以主食為主的粗茶淡飯,逐漸被豐富多樣的葷素搭配所取代。特別是在春節期間,許多家庭的餐桌上擺滿了海鮮、牛羊肉、新鮮果蔬等高品質食材,年夜飯的豐盛程度絲毫不亞于城市家庭。
從“自給自足”到“網購全球”
春節期間,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濱河家園四村村民虎海霞忙得不亦樂乎,當天送達的快遞從未間斷。“再也不用過年前囤貨了,需要什么隨時買隨時送到。以前過年買東西得跑鎮上,現在動動手指就能買到全國甚至全球的好東西,真是太方便了。”虎海霞說。
現如今,隨著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村民們的購物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村民們大多依靠本地集市購買年貨,選擇有限。如今,通過電商平臺,村民們可以輕松選購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特色商品。從東北的黑木耳到云南的松茸,從法國的紅酒到澳洲的龍蝦,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食材,如今已成為許多村民飯桌上的“常客”。
從“大魚大肉”到“健康養生”
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星海鎮果園村馬淑蓮家中,今年春節期間的飯菜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低油低鹽成了家人的共識。“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健康更重要。我們老年人更要注意飲食,不能光吃大魚大肉。”馬淑蓮說。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村民們的飲食觀念也在悄然改變。過去,年夜飯往往以“大魚大肉”為主,講究“豐盛”和“排場”。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注重飲食的均衡和健康,低油低鹽、少糖少脂的菜肴逐漸成為餐桌上的主流。一些家庭還會特意準備粗糧、雜糧和綠色有機食品,讓年夜飯既美味又健康。
不僅如此,馬淑蓮的家中也多了幾位特殊的客人。“我們邀請了村里的幾位孤寡老人一起過年,大家一起吃年夜飯,熱鬧又暖心。”她說,過去,年夜飯大多是家庭成員之間的聚餐。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倡導“共享團圓”,邀請鄰里鄉親、孤寡老人一起過年,傳遞溫暖和關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