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公布2024年業務數據。作為我國唯一的政策性保險機構,中國信保全年承保金額超10214億美元,同比增長10%;支付賠款超25.8億美元,增長11.7%;服務支持客戶超22.7萬家,增長12.4%。
2024年,各地區各部門圍繞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出新政策新舉措,幫助外貿企業增強信心、開拓市場,推動外貿進出口規模再上新臺階。在日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2024年全年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我國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我國已經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不斷推動我國外貿釋放強勁活力,為更多外貿企業注入信心和底氣。從商務部與中國信保第四次聯合發文到出口信用保險被列為《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首條政策措施,2024年全年出口信用保險被納入數十項政策文件,覆蓋跨境電商、服務貿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企業不斷增長的需求對出口信用保險政策落地見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信保國別風險研究中心主任樓狄飛介紹,中國信保2024年接到市場一線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限額申請數量和金額增長均超過兩成,其中限額申請數量更是達到了近5年來最高水平,這表明外貿企業出口業務規模在增長,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意愿更強烈。
出口信用保險對外貿的促進作用,不僅涉及保險行業傳統的承保和理賠,還涵蓋了融資增信、資信服務等多個方面。為了響應企業需求,中國信保在2024年專項承保服務措施中明確6個方面18項承保舉措。2024年中國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超8600億美元,實現短期險融資增信保額2624.6億元,均實現了新高。
從結構看,2024年,我國新產品新業態新品牌不斷涌現,外貿含“新”量不斷上升,更多高科技屬性新產品加速出海,電動汽車、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出口分別實現了13.1%、32.8%、45.2%的增長。跨境電商新業態全年進出口達到了2.63萬億元,比2020年多了1萬億元。
樓狄飛介紹,2024年中國信保聚焦新興市場和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在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中國信保全年支持電子信息等11條重點產業鏈出口超4500億美元,占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金額的一半以上,對我國外貿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的電子信息產業鏈、現代化工產業鏈、整車工程機械產業鏈項下承保金額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特別是著眼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信保在各地發力,首個重吊船出口買方信貸保險項目落地上海、全國首張印刷行業國產化制造執行系統開發服務貿易保單落地浙江、首張工程機械行業“框架+訂單”模式保單落地山東。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4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占我國進出口的比重首次超過了50%。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6.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0.3%。據記者了解,在支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方面,2024年中國信保持續推動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落實,支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和投資2815.7億美元;支持對拉美、東盟和非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5.6%、17.4%和35.9%。
為培育壯大外貿經營主體,中國信保開展“普惠服務擴面”“金融助企提質”“新質生產力增效”三大專項行動,出臺10條專屬惠企舉措,全年支持小微企業19.8萬家,增長16.2%;支持小微企業出口1808.4億美元,增長8.6%。(經濟日報記者 于 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