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俄兩國建交70周年,為慶祝兩國建交70周年,中方近日向俄方提供一對大熊貓開展合作研究。4月29日一對大熊貓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出發,并于當晚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這兩個可愛的小家伙都在兩歲左右。男生叫“如意”,女孩叫“丁丁”,他們將離開家鄉,在俄羅斯開啟十五年的旅居生活。時值莫斯科動物園建園155年,“如意”和“丁丁”也成為了周年紀念日的一份大禮。
作為中國的“國寶”與“活化石”,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時至今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已經不足1600只。因此,中國并不隨意出借大熊貓。世界各國動物園的每份申請都要經過仔細研究。而在過去50年里,先后有5只大熊貓在莫斯科動物園生活過。
為了保證兩只大熊貓順利到達俄羅斯,中俄雙方均做了充分準備。中國保護研究中心按照要求對兩只大熊貓進行了隔離檢疫,并落實專人飼養、定期體檢。此次隨“如意”、“丁丁”一同前往俄羅斯的還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飼養師與獸醫專家團隊,他們會陪伴兩只大熊貓,直至它們適應了新環境。為了迎接大熊貓的到來,莫斯科動物園則提前按照中方專家的建議,精心改造了大熊貓館。莫斯科動物園園長斯韋特蘭娜?阿庫洛娃表示:“兩只大熊貓將會被分開飼養。針對一雌一雄,大熊貓館被分成了兩個內室和兩個外室,總面積超過了600平方米。內外室均有池塘、喂水器和不同的休閑玩具。大熊貓可以很愉快地玩耍。實際上,中方此前已經陸續派出3批專家對熊貓的生活環境進行了極為細致的檢查。”
為了讓兩只大熊貓習慣,大熊貓所需竹子最初都將從中國四川運來。此后,如果大熊貓喜歡,俄方也將為大熊貓提供從索契和克里米亞出產的竹子。這也正是此次大熊貓科研項目的一部分。除了竹子之外,莫斯科動物園還計劃喂大熊貓吃胡蘿卜,“但不能給太多”。為了保證熊貓健康,動物園還專門買了一個爐子,用于制作添加食品補充劑的烘培物。接下來,俄方還將為它們配備飼養員、獸醫等約10名工作人員。
抵達莫斯科之后,“如意”和“丁丁”將會度過一個月的隔離期,大約在6月,它們將正式與俄羅斯人民會面。對于大熊貓的到來,阿庫羅娃表示,全俄民眾都非常期待。她說,兩只大熊貓不僅僅是珍貴的動物,也是中俄友誼的象征。今年是兩國建交70周年,這兩只大熊貓對俄羅斯人來說意義重大,“我們非常感謝中方對俄方的信任”。(作者:朱建振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