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由此成為必選項。各大培訓機構線上課爆滿,一方面在線課程還需要創新,更好地滿足需求;另一方面諸多培訓機構也面臨生存巨大壓力:線上課價格低,并且很多免費課,房租等線下成本還在支出,在線教育行業在打一場仗。
------------------------------------
“原本給孩子報了線下培訓班,因為疫情在轉報線上課程。”北京家長吳問發現,最近幾乎各大培訓機構都出現線上課爆滿的情況。
安徽省合肥市五年級學生聞緒樂,最近用過班級推薦的App上課后表示,“點擊鼠標就‘舉手’回答問題,也是‘面對面’,和在教室上課差不多”。
1月27日晚,教育部發布《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部屬各高等學校、地方所屬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等適當推遲春季學期開學時間。同時,多地暫停線下培訓活動,并鼓勵盡可能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32億,占網民整體的27.2%。如今,在線學習更是成為剛需,“停課不停學”如何能學好?教育培訓行業在提供解決方案的同時也面臨重重挑戰。
為“停課不停學”提供解決方案
在線下課轉到線上之前,聞緒樂的爸爸心里在打鼓。
2月1日下午,聞緒樂開始了寒假第一節線上英語課。為了不打擾孩子學習,聞先生在門口偷看,“老師講課比較清晰,師生互動、重點標注都有,孩子兩個小時坐得端端正正”。
聞先生介紹說,前一天這家機構還開了一場網絡家長會,熟悉學習軟件平臺的操作,測試軟硬件系統是否卡頓。
“為幫助因疫情推遲春季開學的中小學生,我們緊急制定并在1月25日上線‘春季加油站計劃’,推出春季校內同步直播課,名額不限,完全免費。”作業幫一位負責人說,上線第一天,就有2萬多用戶報名,超10萬人次點擊,用戶數還在不斷增長,“很多湖北地區的家長留言,我們覺得這個事情真是做對了。”
據該負責人介紹,2月3日起,作業幫為延期開學的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直播課,公立校教師可以使用教師端功能為在家的學生直播上課,“前期已經做好了服務器擴容準備”。
宅在家因為“學習”變得不再無聊。在各大博物館宣布閉館、各旅游區開始取消人流密集場所活動時,四維時代科技開放了100多個3D博物館,藝術展以及名人故居等資源。假日博物館也開放了200集博物館科普課。
假日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青少年是他們的主要受眾人群,其次是其父母和其他文史藝術愛好者,“青少年開學延遲,(我們)不想他們假期荒廢,也不想他們復課后學業受影響,就免費開放了國內外博物館資源以及視頻和音頻的內容”。
互聯網頭部公司也參與其中。騰訊教育宣布旗下企鵝輔導、騰訊英語君和騰訊ABCmouse面向湖北省中小學生提供免費服務。2月10日起,阿里巴巴將通過優酷、釘釘發起“在家上課”計劃,分設大小班:“大班”是名師面向社會的公開課;“小班”是合作學校的教師入駐平臺,面向本班學生開講,目前湖北省內已有近50所中小學加入。
“現在在線教育的技術和產品能力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支付寶少兒教育部負責人芳菲介紹說,在一天半的時間里,支付寶緊急聯動整合學而思、有道精品課、新東方在線等優質的在線教育資源,上線了600節免費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校學生接受的主要是線下教育,線上教育一直只是補充。但這次疫情之下,在線教育成為一個重要選擇,也顯示出發展在線教育的重要性。
線下轉線上 一家機構8%的學員想退課
“線上隨時回看功能特別好,不懂的可以倒回去再聽一遍,這是在教室上課無法實現的。”一位體驗過在線課程的學生說。
不過,針對在線教育的詬病集中在課程完成率不高、互動性相較面授差、學生缺乏自覺性等方面。某頭部教育培訓機構一位工作人員透露,當提出原定的小學寒假班由線下轉線上時,3萬多學生中有8%的人有退課意愿。
“這對在線教育是全新的挑戰。”熊丙奇認為,延期開學后,學生、家長對線上教育的滿意度,檢驗我國在線教育發展的成效。提高在線教育課程品質,創新在線教育教學方式是當務之急。教育部門也要做好相應規劃,啟動在線教育系統。
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擴大優質在線教育資源供給,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在線教育機構,支持互聯網企業與在線教育機構充分挖掘新興教育需求,滿足多樣化教育需求;推動學校加大在線教育資源的研發和共享力度,加快線上線下教育融通,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意見》要求到2022年,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實現深度融合。
在芳菲看來,近兩年,在線教育行業整體的增長幅度非常大,但是當前部分傳統的教育機構在課程產品的在線化上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除了在產品技術上有一定要求以外,相比線下的教研教學模式、服務模式,線上教育都有一定的差異,這要求教育機構用一定的時間和成本去學習、解決。從用戶層面來看,對于那些沒有接受過在線教育的家長和學生,要去熟悉在相關產品,也有一定的學習成本和適應的時間。
提供免費課對不少小企業來說有壓力
一些老牌教育培訓機構,在線下教育培訓被暫停后,在調整主攻在線教育,但也面臨較大壓力,一方面線上課的價格比線下低,一方面還要承擔房租等線下成本。某頭部教育培訓機構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這次疫情,公司或許會加碼線上教育。此前一直在做線下布局,如果春季無法復課,合肥的數十家教學點只能一直空著,原定的春季招生和暑假招生計劃可能也會調整。
提供免費課對于不少小企業來說有很大壓力。“成本是還要花的,但是收入和過去相比是低的,那不就是要虧嗎?對我們來講,目前就是能虧多久的問題。”科學隊長創始人紀中展說,現在全行業都是免費的氛圍,大企業是沒問題的,可以通過免費吸引更多的人,但非頭部企業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在上一次創業時,鯊魚公園創始人張永琪經歷過非典期間3個月沒有收入,他建議“企業的CEO要把公司的現金流和‘生死線’算出來”,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還在延續。
人員工資、房租成本等都是教育培訓機構的支出大頭。芥末堆創始人梅初九建議,如現金流運轉緊張,除提前自己準備、與投資人溝通、團隊溝通等措施之外,也可以積極與企業所在銀行以及當地政府溝通,爭取得到一定的支持與解決方案。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與地產房東溝通分期交房租或緩交。
大量小型傳統教培機構并不具備付出技術研發成本的能力,未來如何能夠快速地提供在線教育的服務,芳菲還表示,這需要第三方平臺提供穩定安全的技術產品作為解決方案。
在疫情防控的大環境下,考驗的更是企業士氣,“這是在線教育行業一起打一場仗”。紀中展認為,政府應該給予教培行業的小企業一些優惠政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聰聰 見習記者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