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旅游業各種大事不斷,唯獨旅游商品好像沒什么大動靜,以至于有專家說旅游商品可以被忽略了。但筆者以為,事實并非如此。2018年旅游業的六件大事都與旅游商品的發展息息相關。
一、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成立
2018年,旅游業的大事莫過于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的成立。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本身就有交集,成立文化和旅游部門本無可厚非。但在一部分人口中,原本涵蓋文化旅游商品的旅游商品、旅游裝備也被一些人稱之為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旅游裝備。如此說來,旅游商品和旅游裝備的統計數字要大大縮水了。況且,旅游者買的非文化旅游商品、非文化旅游裝備就不能算花錢,旅游者能同意嗎?只發展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旅游裝備的結果就是:旅游者永遠要出境購買化妝品、箱包、鞋帽、電子產品了。
二、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下降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景區門票下調深受旅游者的歡迎,但又有一些人以景區旅游消費提升的名義,意在增加景區消費項目包括大量開設旅游商品購物店等。殊不知,景區里到處是收費項目和商店,既影響了景區的環境,又破壞了觀光的舒適性,還增加了旅游者對景區旅游商品的厭惡感。
景區旅游消費可以做,但不是在景區里面,而是在景區周邊。景區內就是旅游者觀光休閑的地方,景區外則是旅游者自在地吃、住、購、娛的地方。當然,商業街景區除外。
三、大量田園綜合體進入完工期
2017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很多有志者從2017年開始規劃設計,經過兩年努力,2018年越來越多的田園綜合體完成建設。隨之而來的是如何經營,如何將農副土特產品開發成被人們喜愛的、符合現代人生活的、可以重復購買的農業深加工旅游商品。
四、大批旅游特色小鎮進入經營期
無論是以房地產為主的旅游特色小鎮,以各種產業為主的旅游特色小鎮,還是已有小鎮改造的旅游特色小鎮,當建設期結束,進入經營期時,千篇一律的建筑、千篇一律的餐飲、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面對有差異化需求的旅游者,出現了千篇一律的蕭條。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懂裝懂的經營者,冒牌的旅游消費專家、旅游購物專家、旅游商品專家的大話,逐漸被銷售額揭穿。缺少經驗的經營者在吃盡苦頭之后,有些會走上正軌。旅游消費、旅游商品創新在特色小鎮漸被重視。
五、民宿進入競爭期
何為民宿?在經過幾年的現實驗證后,有沒有主人在現場經營成為比較公認的民宿標志。民宿的低門檻進入既可以使民宿遍地開花,也將加大民宿的競爭。而民宿的產業延伸將在民宿的競爭中成為民宿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民宿商品也將以民宿旅游商品為發力點,從簡單住宿走向民宿產業化。
六、自駕車營地建設進入高潮
隨著自駕車營地建設全面鋪開,經營問題已成為很多營地苦惱的事。一些地區也出臺了鼓勵自家車后備箱工程的政策,鼓勵開發能夠讓旅游者帶得走的旅游商品。
旅游購物是旅游的主要要素之一,旅游購物的商品就是旅游商品。無論什么旅游活動項目,一旦建設期完成,進入經營期,發展旅游商品都是無法回避的現實。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無法打動旅游者,無法實現旅游購物消費。違反旅游消費、旅游購物規律也同樣會遭到旅游者的冷臉。按照規律、因地制宜、不斷創新,才是發展旅游消費、旅游購物、旅游商品的正路。
2018年已經過去,2019年已經到來,旅游業也翻開了新的一頁。以觀光娛樂、休閑度假、探親訪友、研學教育、醫療健康、會議會展、公務商務為目的的數十億旅游者還將持續增加,潛在的、龐大的旅游購物市場就在那里,是自戀守舊,還是開拓創新;是自以為是,還是遵循規律;是視而不見,還是勇于擔當,到2019年年底看數字。
(責任編輯: 劉園香 )